近日,河南鄭州一單位被曝強制員工捐款,還對不同員工規定了不同的捐款數額。根據截圖顯示,這件事情發生在鄭州上街區某單位。
該單位一負責人在工作群內發了一張上街區紅十字會題為“與愛同行,微光成炬”的5.8公益捐款倡議書。隨后,該負責人在群內發了捐款要求,要求該單位在編人員每人捐款50元,其他人員每人捐款30元,還特別強調要求每個人在當天下班前將捐款交齊。
這還是公益捐款?用這樣強制的口吻讓員工捐款,還直接要求了捐款數額!目前該網帖內容已經搜不到,不知道是該發帖人主動刪帖或隱藏?或者是其他原因?
此外,據這份倡議書內容顯示,上街區紅十字會這次的捐款倡議面向的籌集對象包括轄區各單位、企業、個人等。
多方回應!5月7日,有媒體人員撥打上街區紅十字會電話,但是沒有人接聽電話,5月7日是周三,正常工作時間不接電話就有些刻意,說明網帖是屬實的,不然為何不接電話?此前,上街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曾表示沒有要求捐款標準,稱可能是有些單位在捐款中自行設置了標準,這位工作人員還為這種設置捐款標準的行為給出了解釋:“要不然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捐多少錢。”這與設置捐款標準又有什么區別?我想說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該捐多少,根本用不著設定捐款標準。
鄭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在紅十字日推出了公益捐款活動,但是沒有設置捐款標準一說。此外,上街區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他們將在上街區核查此事,如果發現將會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
上街區衛建委也作出了回應,該單位一工作人員稱他們已經關注此事,正在對調查此事,還提到上街區那個“5·8公益捐款”倡議書屬實,但是同其他方回應一樣,也稱沒有強制,也沒有向其他單位攤派捐款。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經過他們初步了解,上街區只有一家單位出現這種情況,稱該單位對這個活動有誤解。
在我看來,上街區這家單位的做法并不是常見做法,大多數情況下人家都是口頭通知,這樣才不會落下口實,但是我沒想到上街區這家單位直接在工作群通知,這種情況我還是第一次見。多位網友留言,也有著類似感同身受的經歷!
在評論區有不少網友表示上街區這家單位捐款不多,自己所在單位可能都要求捐幾百。我認為這不是金額的大小問題,別說是設置50元的捐款金額,就是設置5元的捐款標準也不行。捐款多少得由捐款人自己決定!
類似的事情還有好多,我記得小時候訂學生報紙,報紙一面雖然是題,但是那些題字非常小,都要瞅著看,關鍵是還有其他資料,根本沒有時間去完成報紙上的題目,買來基本上就放在桌底,一年花幾百塊錢買的學生報紙什么用也沒有,但是又不得不買。
當然那會兒也會有個別學生和家長明確提出不買這個報紙,但是之后不訂報紙的學生或多或少地都會被針對。當時,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個子非常高,因為沒有定報紙被針對,沒想到這個同學在課堂上站起來和老師吵起來,因為這個報紙不是正式教材,所以正常課堂上拿出來講這個不合適,問題是還讓人家站外面。
這位同學的家長也比較較真,這個同學家長直接坐在辦公室讓給個說法,最后老師公開道歉這才結束,并且此后也不能在課堂上講這種非教材內容,從那之后我們班就再也沒訂過什么報紙,還得感謝那位同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