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婁星區澤溪村石林屋場迎來游客熱潮,一場精彩紛呈的竹筏比賽吸引近百戶家庭參與,成為當地農旅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一年來,石林屋場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產業升級為關鍵、人才振興為支撐,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五一”假期竹筏比賽)
組織強基,黨群同心繪藍圖。
村干部羅俊以“身入”基層、“心至”群眾為準則,致力于筑牢基層戰斗堡壘。通過 “三訪三問”工作法走訪老黨員、困難戶、致富能手,問需求、問計策、問發展,累計走訪群眾200余戶,收集意見建議50余條,精準梳理出道路硬化、飲水安全等民生痛點。為激活黨組織 “神經末梢”,完善“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政策宣講、環境整治等活動30余次。同時,通過意見箱、微信群等渠道收集群眾訴求,把人民群眾答不答應、高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推動完成3公里道路硬化、甘塘書院翻修等工程,實現黨群干群“零距離”。
產業興村,農旅融合促增收
(農耕基地)
“授人以漁” 方能長效脫貧。澤溪村立足資源稟賦,“屋場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子,增強了屋場“造血能力”,實現了屋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屋場流轉農戶土地對外出租,因地制宜發展民俗型、休閑型、科普型等主題體驗項目,將農耕文化與研學教育有機融合,帶動“親子文化體驗型經濟”,每逢節假日都吸引城區游客前來參加體驗,實現了集體增收10余萬元。
人才聚力,內外兼修聚動能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一方面,石林屋場積極引回本土人才。利用春節返鄉契機舉辦人才懇談會,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辦民宿、推廣特色美食等。與善美真等幼兒園展開合作,一起打造三屋里農耕基地。另一方面,善用外來專家,柔性引進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等專家團隊,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和產品研發。專家團隊幫助改良花生品種,指導開發深加工產品,附加值提高 30%。“專家問診”為產業升級注入科技力量,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
下一步,石林屋場將深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持續推出讀書會、農事課堂等多元活動,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協同發展,推動農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通訊員 曾令琪 李文)
一審:王星 二審:羅江 三審:劉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