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6日報道,原題:第一批載有面臨145%關稅中國商品的船只即將抵達洛杉磯,運輸量減半,預計美國將很快遭遇短缺問題 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正使美國消費者即將面臨艱難選擇。現在,從中國駛入美國港口的船只正成為首批遭受高額關稅影響的貨船。這也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將在幾周內遭遇更高的物價和某些物品的短缺問題。
自加征高額關稅以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量就急劇下降。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本周說,現在進港船只裝載的中國輸美貨物下降50%以上。許多進口商取消此前的訂單,因為美企不愿支付會導致中國商品漲價一倍以上的高額關稅。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進港,其中20%的船只已被取消。物流代理公司Flexport的首席執行官萊恩·彼得森說,眼下一些美國零售商選擇付費將訂購的產品存放在中國倉庫中,因為這比支付關稅更劃算。由于美國進口商和零售商無意支付高昂成本,中國輸美商品的交付量或將繼續下降,降幅可能高達60%,“這很快就會引起美國消費者注意……賣光庫存只是時間問題,然后你就會看到短缺,還會看到漲價。”預計美國2025年下半年進口量將至少同比下降20%。中國輸美商品的降幅將更明顯,摩根大通預計將下降75%至80%。塞羅卡預計貨架不會完全空蕩蕩,但客戶將面臨更少選項。
經濟學家菲爾哈伯在本周發給客戶的簡報中說:“隨著新關稅生效,預計美國通脹率將會上升,這將導致美國業已放緩的消費活動和經濟增長面臨更多阻力。”(作者妮可·沃爾特等)
美國《紐約時報》5月6日文章 隨著美國的高額關稅抑制美中貿易,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在美國進口總額中的占比降至20多年來最低點。盡管中國商品占比可能隨季節性變化波動,但提高關稅的決定已開始在供應鏈中產生連鎖反應。由于產品從中國工廠跨越大洋進入美國商店需要數周時間,美國消費者才剛剛開始看到關稅導致的漲價影響。隨著夏天到來,這些影響會進一步加劇。(作者卡爾·拉塞爾等)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5月6日報道,原題:在美國將很快難以找到這些中國制造的產品 專家警告,中國輸美商品急劇下降預示著美國面臨潛在供應鏈中斷,最早今夏就可能導致美國商店貨架變得空蕩蕩。美中貿易活動急劇下降可能導致美國遭遇類似疫情期間的產品短缺問題。
美國賣家從中國進口種類繁多的商品。其中玩具特別易受關稅影響,這引發對美國在重要假日季節出現商品短缺的擔憂。以下為一些很快因關稅而難以在美國找到的商品:羽絨、玩具、游戲和運動器材、紡織藝術品、鞋類、餐具、玻璃器皿、家具、床上用品及服裝等。除了消費品成本上升,美企還可能面臨與對華關稅相關的其他挑戰。例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電氣電子設備、核反應堆、鍋爐和其他機械,鋼鐵制品以及塑料制品。(作者梅根·塞魯洛,丁玎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