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看去,地球就是一顆藍色的“水球”,上面點綴著白色和綠色的“斑紋”,看起來非常漂亮。
實際上,我們所生活著的陸地面積在地球上并不多,反而是海洋在地球表面上占據了71%的比例,總面積達到了3.6億平方公里。
其中海洋邊緣部分被叫做是“?!?/strong>,比如黃海、渤海等,“?!钡拿娣e為海洋面積的11%,剩下的“洋”作為海洋的主體,分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兩端的北冰洋和南冰洋。
海洋
人類很早以前就在觀察和探究海洋了,比如我國先秦時期的古籍《山海經》,曾經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本神話志怪小說,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但隨著學者不斷加深對《山海經》的研究,卻發現其雖然有神話的元素,但也存在人們對山川地理的研究和理解。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類學會了如何從海洋里獲取寶貴的海洋生物,學會了如何制造出船只,出海航行捕撈,甚至在后來有了徐福東渡大海為日本傳播了中華文化,更有鄭和下西洋弘揚中國國威。
鄭和下西洋
一直到西方開始了航海時代,本就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的西方國家們越來越多地開啟了殖民他國賺得利益的年代,并逐漸在技術與制度的革新下代替了中國原本的地位。
但事實上,以上的種種活動也不過是人類將海洋當作了產出魚類的寶庫,以及通往另外大陸的通行之路,根本沒有對海洋進行探索。
就這樣到上一個世紀,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不斷發展,人們開始了“上天入海”,即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以及探索深海海底。
然而雖然到20世紀人類已經開啟了對深海的研究,但是這就如同太空技術一樣,不是努力就能夠出現成績的,而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以及在非常多時間的累積下才能一步一步地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也因此,到2020年為止,世界對于深海的探索才不過是5%,更多的秘密都藏在這些無人能夠得知的深海處,吸引著人類的目光。
疑似機場的海底結構
在2018年8月,一位叫做馬克·麥基弗的業余海底考古學家在用谷歌地圖觀察海洋期間,忽然發現了一處異常——地圖北緯6° 04′ 56″ 、西經86° 03′ 16″的位置存在一個非常龐大的水下結構。
馬克·麥基弗表示,這個水下結構剛好位于南美洲的科科斯島再往東北方向大概80公里的地方,并且還是在海面以下1800米的深海處,是人類憑借自身能力,甚至就算是佩戴了專業的潛水裝備,也無法順利抵達的位置。
從圖像上來看,這個水下的結構非常神奇,一個個矩形的長條結構縱橫交錯,共同形成了這樣一個類似于現代社會的建筑,每一個都幾乎有8千米的寬度,甚至最大跨度都已經在150千米之外。
現代機場
而且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長條狀的矩形側邊是有陰影部分的,說明它很有可能是立體的結構。
這樣的建筑物顯然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因為它實在是太過規整,一個個長條矩形完全看出去有彎曲的形態,更像是人工建成的。
從圖像上所展現的畫面來看,這個龐大的水下結構其實很像我們現代的機場建筑,這些長條也像是“飛機”滑行起飛或者降落的跑道。
然而按照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我們根本無法在1800米的深海海底修建一個如此龐大規模的機場,更別說海底機場修建起來也沒有配套的、能在水下起飛的飛機,而且若是有國家真的修了個這么巨大的水下結構,不可能沒有任何的消息泄露出來。
機場跑道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排除掉此水下結構為現代人類修建的可能性。
那么它既然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當今世界各國修建的,那么它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對此考古學家們經過了各種各樣的討論,但總是沒有一個較為確切的答案。
聲吶
有科學家們認為,很有可能這所謂的水下建筑并非是真實存在的,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這是由于谷歌地圖在利用聲吶掃描海底時,聲吶忽然出了一些問題,導致聲吶拼接形成的圖像出現了異常。
這些長條矩狀的紋理,或許是因為海底的什么東西阻擋了聲吶的聲波,致使數據有誤,才為人類呈現出了一個非常神奇的地圖,但其實海底什么東西都沒有,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建筑物。
畢竟現代社會我們往往都是通過一些設備和儀器來觀察萬事萬物,也正是因為這些科技產品,我們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上可見無窮星辰,下可達萬米海溝。
可換個思路來想,我們如今的“無所不能”只是依靠著設備機器的性能,可萬一它們出現了問題或者異常,那我們的認知也將會陷入徹底的混亂中。
聲吶
比如若是天文望遠鏡紛紛在太陽系模擬出來了一個距離地球很近的類地行星,那么只能通過天文望遠設備來觀測的人們也必然會被其所欺騙蒙蔽。
同理,機器是會“騙人”的,當聲吶出了小問題,它所投射出的畫面可能就是它編造出來欺瞞人類的障眼法。
船只的聲吶
外星文明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考古學考們并不認可上面的這種觀點,他們表示,機器的錯誤固然是有可能且符合常理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機器就都會發生錯誤,并且后續的谷歌地圖多次展示出來的也都是這個地圖畫面,因此它很有可能確實存在。
那么既然這個水下結構是真實的,它究竟是被誰修建而成的呢?考古學家們提出了兩個說法,其一是該水下結構可能是來自于外星文明。
外星人(想象圖)
外星文明一直是近現代以來大眾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下至普通市民,上至科學教授,就連偉大的愛因斯坦和霍金都曾討論過外星人是否存在。
當然,他們都認為宇宙之大無窮無盡,其中恒星更是數不勝數,就算是生命出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低到非常渺茫的程度,但在浩瀚的基數下,也是必然將會出現外星文明。
關于為什么我們無法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或許是因為外星文明生活在我們所無法發現到的四維世界,也可能是因為人類其實是外星文明的“動物園”,它們將我們囚禁在了太陽系里,并隨時觀察著人類的發展,而由于技術上的限制,我們根本無法發現它們。
還有可能是因為宇宙的嚴酷法則,正如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相關片段所表現出來的觀點一樣,宇宙是危險而可怕的,任何一個宇宙文明在其中都身兼獵手和獵物兩種身份,一旦被其他文明優先發現,就會有極大的可能性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外星人(想象圖)
也因此,這些外星文明都極力地掩藏著自己的信息,防止被其他文明發現,這或許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無法發現外星文明的原因。
在很久以前,一個外星文明很有可能來到過地球,當時的它們在人類的海底修建了基地,并建立了一個飛機場,或者是宇宙飛船的機場,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它們已經離開了地球。
外星人(想象圖)
也或許這個機場并非是建立在海底,而是在陸地上,只是時過境遷,地球的地質運動使得這一片陸地被大海淹沒了。
這也就引出了第二個說法,即遠古文明的存在,或許史前文明真的存在,當時的史前人們建立了這樣一個龐大的建筑,直到這些人因為戰爭或者是地質災害等原因死亡,這個文明的遺址也被墜入了深海,導致人類千百年來從未發現這個文明的蹤跡。
史前文明
關于這個史前文明到底是什么,可能有很多人想到了亞特蘭蒂斯文明,這是一個人類從未在地質中尋找到確切的資料,但是向來都有聽聞的傳說中的文明。
據古希臘時期的偉大哲學家——柏拉圖所言,這個文明存在于公元1萬年以前,曾具有極高的文明水平,人們以海洋之神波塞冬的子民自居,位于歐洲大陸到直布羅陀海峽的一個被海水包圍的小島上。
亞特蘭蒂斯(想象圖)
然而由于一場史前莫名的大洪水,亞特蘭蒂斯文明跟隨著亞特蘭蒂斯島的傾覆而徹底消失在了世界上。
無獨有偶,當時與亞特蘭蒂斯文明同時存在并一起覆滅的還有一個叫做利莫里亞的文明,根據傳說,利莫里亞文明的科技和文明發展甚至還比亞特蘭蒂斯文明還要先進,他們不僅有著高度發達的精神發展,甚至還探尋出了對靈性的研究。
當然,任何的人類文明都無法抵御大自然的無情,這兩個史前文明都在洪水下消失在了世界,成為了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個傳說。
這些文明到底是否存在,如今的我們還無法通過現有的科技手段來探清,只是根據當前所發現的一些蛛絲馬跡,以及種種地質變化,再加上考古學家們的推測,來盡量從各個角度分析利莫里亞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亞特蘭蒂斯(想象圖)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我們的科技也會在此基礎上一直發展,科學家們對于深海的探索,必然不會停滯不前,就像是太空事業一樣,雖慢但仍在緩步前進。
蛟龍號
我們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將會看見真正的深海,發現越來越多的深海之謎,也終將弄明白史前文明到底是否真的出現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