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升學季,看似波瀾不驚,卻注定非比尋常。
這兩天,北京幼升小、小升初開始信息采集了。平靜的表面背后卻暗藏玄機。
而真正對幼升小、小升初產生深遠影響的,正是今年中招政策變化的“一鍵三連”—— 特長生招生、集團直升、校額到校帶來的連鎖反應。
五一期間,特長生招生政策的優化調整露出“冰山一角”。最新變化同時回應了市教委此前的表態,即要減少小升初、初升高這兩個分水嶺帶來的內耗、消耗和焦慮。
作為今年中招的三個重要變量,三個政策的變化,不僅直接影響中招乃至高考,更對接下來的小升初和幼升小釋放出高利害的引導信號。
北京升學格局或將迎來怎樣的轉折?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具體內容一起來看——
特長生“鎖死”!
變化1:提前批錄取成“死簽”
今年特長生招生最重磅的變化莫過于特長生錄取被納入提前招生批次,且無需填報志愿。
五一期間,教育面對面節目對北京2025中招政策進行解讀。在互動環節,第一個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可謂一句千金,字少事大。
和“1+3”項目包含退出機制有所不同,已經獲得高中直升名額的學生,以及獲得高中特長生資格的學生,都不能中途放棄資格。
這也意味著,特長生將和集團直升一樣,直接鎖死。
一旦學生通過特長生測試并被學校上報名單,無論中考分數高低,都將直接被錄取,沒有反悔的余地。
往年, 在特殊學生錄取規定中,第二條有一段話:
這是因為這一條,部分家長把特長生資格當作保底。如果孩子中考分數高,那么統招批次第一志愿可能就會填寫更高層次的學校。而現在,特長生招生變成了“死簽”模式,這將徹底堵死家長把這條賽道作為升學“候補”的想法。
變化2:多校特長生名額小幅增加
五一節后,東城一口氣連發了10幾所學校的特長生計劃。據不完全統計, 部分學校的特長生計劃數和去年相比,有小幅增加。其中——
科技特長生
景山學校+3,共5個;
55中+2,共4個
藝術特長生
二中管樂+1,共6個
景山舞蹈+2,共4個
十一中學民樂+2,共6個
體育特長生
五中乒乓球+2,共4個(城區2、其它2);新增武術2個
十一中學籃球+1,共6個
55中男子排球+1,共6個
166中新增田徑5個
廣渠門中學網球+1,共2個;男籃新增3個
景山學校游泳+1;排球+4,共8個
65中田徑+2,共3個
雖說計劃增幅不大,但科技、藝術、體育三個方向均有擴招。可以預見,今年西城和海淀的特長生計劃也會小幅增加,這對于有相關特長的孩子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建議非畢業年級家長收藏關注、提前布局。
中招變數最大一年?
今年的中考可以說是近年來變數最大的一年,有兩個重要因素值得家長特別關注。
變數1:取消“小四門”后首次中考,數學物理或成拉分科目
不得不說,海淀一模試卷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今后幾年的命題趨勢。
從節前網傳的海淀初三一模平均分來看,各學科難度和區分度有了明顯變化。
由上表可見,開卷的道法學科均分最高,這也符合官方此前所說道法不作為主要區分科目。
英語均分達到了優秀水平,區分度也相對不大,當然也從側面顯示出北京孩子英語整體水平相當不錯。
語文學科區分度排第三,閱讀和寫作是難點,靠的是長期積累和悟性,短期難以提升。
物理區分度排名第二,和道法均分相差大概11分之多,頭部學生想要通過統招批次進入優質學校,物理失分最好控制在3-5分以內。
而區分度第一位的是數學,尤其是選填倒一和幾道解答大題,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有意沖擊頭部學校的孩子,務必從小打好數學基礎。
變數2:今年中招錄取將有新變數
需要提醒的是,今年中招志愿不大好報。
拿海淀舉例。
“小強”招生總名額大概3800人(不含國際部),而今年集團直升大概已經走掉了600多人,之后特長生又會用掉一些名額,再加上今年是全員校額到校第一年,校額到校計劃數很可能也將增加。
疊加效應之下,今年統招計劃數或將減少,錄取對應的位次大概率也會出現浮動。
穩定了幾年的學校錄取位次或將發生調整。往年有些中考分數較高的學生可能會“讓”出校額到校名額,這樣排在后面的學生就會自動補位,但今年這種情況大概率不會發生了。
這種情況下,能走校額的不妨早一點“落袋為安”。那些機械復制往年志愿填報經驗的家長和孩子,今年可能會吃虧。
家長如何應對?
如何能讓升學變化的“一鍵三連”為家長和孩子實現利益最大化?
簡單來說,就是要提前布局,在小升初確立先發優勢。
畢竟,小升初選哪幾所初中,直接影響著初三能不能通過集團直升、特長生計劃或者校額到校進入理想高中。
策略1:小升初盡量進入教育集團
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進入好的教育集團,就等于給孩子的發展加了一層增益buff。
更關鍵的是,未來集團直升規模很可能會擴大,特長生計劃也可能會向集團內學生傾斜。
值得關注的是, 今年1月底,市教委公布了市級中小學體育、藝術、科技高水平學生社團認定結果,其中提到了“同意北京匯文中學教育集團等46個教育集團建設高水平學生社團,在集團內部試點開展體育、藝術、科技類人才培養”。
這一變化釋放出兩個教育信號:一是教育集團可能會加強科技、藝術、體育、特長生的選拔和培養;二是集團內部可能會建立從小學到高中的連續培養機制。
具體來看,牛娃最好瞄準名校教育集團,這樣就有機會搏一搏集團直升和特長生。最好能進入本部,分校或者集團成員校也可以作為備選。只要在名校集團的桌上,是金子總會發光。
最糾結的可能是中等偏上的這批孩子。他們最穩妥的出路恐怕是校額到校。
可以預見,今年校額到校全覆蓋之后,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名校教育集團的“鳳頭”,可能會是優質初中校的“鳳脖子”和一般初中校的“雞頭”。
因為優質初中的“鳳頭”選擇了直升或者特長生,“鳳脖子”也就等到了自動補位的機會。
普娃家長則要更清醒一些,不要只盯著名校教育集團。降低教育預期,進入非頭部集團,可能反而有更大的機會拿到直升名額。畢竟,提前半年接觸高中銜接課程,思考選科規劃,得到相對寬松的試錯空間,這些對普娃逆襲似乎更加關鍵。
策略2:修煉內功,打鐵還需自身硬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升學之路從來不止一條。家長務必向內尋找答案,由終及始倒推出教育規劃,盡早在變局中把握機遇。
當然,無論是特長生“死簽”,還是集團直升或是校額到校,走通任何一條路,最后拼的還是 家庭的選擇智慧與孩子的綜合實力。
祝愿所有的孩子能在扎實掌握 校內知識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一兩個興趣愛好,最后上岸一所和 自身性格、能力、發展需求匹配的學校。
文 | 京教君
素材來源 | 綜合自市教委官網、教育面對面、各相關學校、悠然紀、老馬說升學、京城教育圈等,由京城教育圈進行及補充
近期直播
為助力北京中考生和家長
把握政策動向、實現高效備考
京城教育圈視頻號“教育大咖說”近期推出
“2025新中考備考公益大講堂”系列直播活動
歡迎考生及家長關注預約——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