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5月7日電 (譚偉旗 李彥國)7日,一場圍繞《守·望——吉林邊疆人文地理紀事》(下稱《守·望》)一書展開深入交流研討的“邊疆與青年”主題座談會在長春理工大學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青年學生代表們走近吉林歷史文化,共話青春使命擔當。
據悉,《守·望》挖掘了吉林邊疆人文地理中最重要的特色元素,以科學的視角講述吉林大地的自然魅力、人文精神、邊疆歷史、時代風貌,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吉林歷史深處的大門。
7日,一場圍繞《守·望——吉林邊疆人文地理紀事》一書展開深入交流研討的“邊疆與青年”主題座談會在長春理工大學舉行。譚偉旗 攝
當天的座談會上,《守·望》主編趙春江等結合自身經歷、專業知識和深入的研究,為師生們帶來了關于吉林邊疆歷史文化的精彩解讀。
吉林東北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鮑盛華從品格的韌度、時間的長度和思想的銳度三個方面分享了讀《守·望》的感悟,強調廣大青年要守望祖國的物理疆界,更要拓展科學的邊疆,為實現邊疆地區的繁榮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想的是怎樣把這本書的內容和精神內涵在思政課中好好地踐行。(講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入書中的一些案例,讓學生能夠更加了解我們的省情和國情,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連接?!遍L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武洋如是說。
“我曾在邊陲小城琿春支教。我深知,邊疆的故事遠比我所經歷的要厚重得多?!遍L春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戴舒霆分享時說,她會把“邊疆意識”深深根植于心中,進而轉化為守護國土、建設家鄉、振興吉林的實際行動。
長春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寶宗表示,青年要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要發揮學科優勢,深化吉林地方史、邊疆史研究闡釋,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做到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奮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