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下午17時43分,梵蒂岡負責 主持禮儀的主教迭戈 ·拉韋利宣布:“所有人離開”(Extra omnes),西斯廷禮拜堂大門隨即關閉。羅馬教皇選舉的秘密會議正式召開。
當全球聚焦的同時,羅馬天主教會的龐大財產管理體系也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僅不動產方面,梵蒂岡圣座財產管理局(APSA)直接管理的房地產超過5400處,而意大利境內由教會機構掌管的不動產則多達近4.6萬處。
意大利Tgcom24網報道,每逢教皇更替,羅馬天主教會龐大的財富管理問題總會不可避免地成為焦點。
從梵蒂岡城到遍布全球的教會機構,不動產始終是羅馬天主教會重要的財富之一,其管理涉及倫理、戰略、財務乃至政治層面的多重考量。
根據梵蒂岡圣座財產管理局公布的2023年財務報告,其直接或由公司管理的不動產超過5400處,其中4249處位于意大利,92%集中在羅馬省,尤其是梵蒂岡周邊區域;另有約1200處位于海外,分布在倫敦、巴黎、日內瓦、洛桑等城市。
盡管財報未披露這些資產的總估值,但不動產相關業務在2023年帶來了7360萬歐元收入和3500萬歐元盈余。
其中19.2%的房產以市場價格出租,10.4%以優惠價格出租,而多達70.4%的房產則為免費使用。這一比例反映出教會的不動產管理雖非以投機為目的,但仍致力于提升經濟效益。
總體而言,2023年圣座財產管理局錄得4590萬歐元凈利潤,其中3790萬歐元投入教皇使命相關事務,790萬歐元用于再投資,以鞏固教會的資產基礎。這一切均在未動用圣座資本、亦未變賣任何機構房產的前提下完成。
更廣義而言,意大利教會體系的資產規模更為可觀。米蘭理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全意教會機構共擁有45927處不動產,總面積達3860萬平方米,估值約425億歐元。
這些不動產包括教堂、學校、醫院、宿舍和教區中心等,其中72%由宗教機構直接持有,其余28%登記在教區或修會名下。
除了不動產,圣座財產管理局還掌控著可觀的金融資產。2023年,梵蒂岡的金融投資業務實現2760萬歐元盈余。
據梵蒂岡新聞網數據,圣座財產管理局的資產運作具有高度的預防性流動性配置,且不以投機為目的,重視社會可持續性,并注重風險分散。此外,財產管理局還為教廷各部會及其他梵蒂岡機構提供金融咨詢與解決方案,推動經濟資源管理更加高效、透明。
·下一任教皇面臨的挑戰
如何監管與管理這筆龐大資產,將是下一任教皇最復雜、也可能最具爭議性的挑戰之一。
已故教皇方濟各曾在樞機主教若望·安日洛·貝丘挪用公款及倫敦房產高價收購丑聞曝光后,著手推進梵蒂岡經濟體系的深度改革,將相關權力集中于圣座財產管理局,并逐步剝奪國務秘書處對財務事務的直接控制權。
意媒報道稱,然而,教會龐大的財富規模持續引發人們介于金融與倫理之間的疑問。如此巨大財富,究竟是用于支持教會的精神與社會使命,還是為了保障其經濟收益與權力?
當許多教區在社會援助或學校建設上資源匱乏時,那些閑置或被用于投資的不動產,是否合乎倫理、具有道德正當性?
教皇方濟各的改革雖已將這些問題公開擺上桌面,但并未真正解決。新任教皇必須作出抉擇,是延續當前路徑,還是開啟新階段——或許更加注重資產收益,或更激進地推動資產的處置與再分配。
報道最后寫道,在當今貧困、不平等和全球沖突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羅馬天主教會如何保管、利用乃至重新分配其財富的方式,本身也傳遞著一種神學與政治意義,甚至比言辭與講道更具力量。
(意燴原創,翻譯:托特,編輯:舒廖,圖片來源:Pixabay網,轉載請注明意燴:oushitali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