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和馬來西亞關于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在河南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聲明第二十一條提出“密切吉隆坡國際機場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之間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于實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無縫銜接的‘空中絲綢之路’共同愿景”。
鄭州在“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上的高光時刻,是河南不斷擦亮“樞紐”底色的生動注腳。如今,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已通達24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成為河南共建“一帶一路”的亮麗品牌。
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具有融匯天下、便利四方的優越條件,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關鍵在于通過統一市場規則、制度標準、監管體系,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銜接,在于深入貫徹“五統一、一破除”,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
集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文化大省、資源大省、制造業大省和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于一身,河南在區位、產業、人口、市場、數據、開放等方面比較優勢明顯,樞紐經濟潛力突出。河南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因時應勢、切中肯綮,既是順勢而為,更是乘勢而上。
依托樞紐優勢的樞紐經濟,則可通過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資源要素的集聚和整合,達到節約市場交易成本、促進流通暢通、完善市場規則、提高市場效能的目的,以其交通便利性、要素積聚性、經濟開放性和規則引領性,大力推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河南需緊緊扭住稟賦優勢,大力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努力成為供應鏈樞紐、人力資本樞紐、消費樞紐、數據樞紐以及開放樞紐,推動市場與產業、需求與供給、消費與生產等高效銜接、良性循環,推動河南從“地理區位中心”向“經濟循環樞紐”躍升。
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作為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暢通經濟循環這個根本和市場經營便利這個“棋眼”,更好地集聚要素、配置資源、提升效率、激勵創新、推動發展。
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嚴峻復雜,我國經濟動能轉換加速,河南以交通物流之便、市場規模之大、經濟發展之穩、產業勃興之進、樞紐建設之勢,以“大樞紐”建設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責無旁貸。(作者:夏先清 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