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為了向中國游客講解蘇聯紅色景點,我做了很多準備

0
分享至

從工程師轉行導游,俄羅斯人阿杜扎根中國十幾載,用流利的中文架起了一座中俄文化傳播的橋梁。

近日,這位以講解蘇聯紅色景點在中文互聯網名聲大噪的“網紅導游”,向觀察者網分享了他對中俄旅游、歷史與經濟的深刻觀察。在他看來,盡管兩國高層互信達到歷史高點,民間仍需深化務實合作。面對未來,他坦言中俄貿易“前景光明但細節諸多”,而保持自我與開放心態,始終是跨越區隔的關鍵。


俄羅斯網紅導游阿杜

【對話/觀察者網 冬曉】

觀察者網: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導游的?中文講得這么棒,是專門學習過嗎?

阿杜:我大學學的是控制論——很多人不理解這是什么專業,我就跟他們說是數學,畢業后在工廠干了兩年,剛好遇上1998年金融危機,被逼得沒辦法就出來做導游了。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可以遇到不同的人,和他們進行溝通,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我的中文是用業余時間學的。讀大學時,我每周都會去上兩次中文課。后來我又在中國住了很多年,廣東住了八年,義烏、杭州也住了八年,加起來十六年,而且我還在山東大學留學過一年。

對于一個導游來說,語言能力非常重要。干這行有兩個極端的現象,一種情況是一些語言能力不過關的導游,在講解的過程中會把內容簡單化,整個講解就顯得很沒有內涵。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個導游的語言學得非常專業,講出來的東西又會過于嚴謹和刻板,讓人很難理解,游客聽了就會感覺到特別的無聊。所以在這中間保持平衡很不容易。

還有就是組織能力,組織能力一定要強。打個比方,我自己可能很喜歡一部電影,會關注每一個鏡頭,覺得每個鏡頭都非常重要,我也希望其他人能和我一樣喜歡、欣賞這部電影,并且把我發現的細節分享給別人,但對方可能對這些內容并不感興趣。所以在做導游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過于旺盛的表達欲。別人不一定聽過那么多的俄羅斯歷史,除非他曾經專門學習過、研究過,講得太多了反而讓他們覺得無趣。同樣的道理,俄羅斯游客去北京、上海,導游如果和他講太多,他也會覺得無聊。

除此之外,當一個接能外團的導游還必須要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要能及時發現客人愛聽什么、不愛聽什么,不愛聽的時候就要及時剎車。有時候你會遇見那種像老師一樣的導游,他會不停地說,逼著你聽,這個時候體驗肯定不會很好。

觀察者網:您在抖音的粉絲量有43萬多,B站有將近19萬。為什么選擇做自媒體,通過短視頻的方式來分享俄羅斯文化?您的視頻不僅有對景點的介紹,還有很多歷史知識,如何平衡視頻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阿杜:我是做了一段時間導游之后才去中國發展的,當時在中國發展得也還行。但是2014年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半島之后,就觸發了連續的制裁,后來貨幣貶值,我的生意就沒有辦法做了,只能回到俄羅斯,做了很多年的導游培訓,很多導游都是我的學生。

導游這份工作的限制其實很多,經常會受到一些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交通不便,或者客人累了、餓了的情況下,就沒有辦法講得很完美。我做自媒體最初是想把我知道的講解知識都包裝好,讓大家能聽到一個比較完整的版本。

在做自媒體的過程中,保持平衡很重要,一定要有適應能力,一定要能克服來自外界的干擾。粉絲會跟你表達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按照粉絲的意思去改。但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你看有些公司不停地去迎合消費者,最后的結果還是失敗。所以一定不能失去自我,我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哪些東西適合去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吸取一些粉絲的建議,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保持自我。因為只有一直保持自己的思想,你才有價值。


阿杜在中文社交平臺的賬號主頁

觀察者網:就您個人觀察的來看,中國游客對俄羅斯旅游的興趣點在哪里?他們更喜歡去哪些景點?

阿杜:游客的年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素質也就不一樣,但整體來看,中國游客還是比較喜歡一些經典的景點,像紅場、克林姆林宮這些肯定比較吃香。除了有名氣的景點外,還有很多經典但不怎么有名的景點,比如莫斯科附近有一些藝術家聚集的小村莊就很有趣。我做視頻的時候,也會嘗試去介紹一些大家沒聽說過或者不想去的景點。

俄羅斯國土面積很大,但是人比較少,基礎設施有限,很多人來這里旅游肯定優先去莫斯科或圣彼得堡,逛完這些就結束了。大城市的客人很多,所以相對而言服務態度就沒有小城市好,小城市沒接待過這么多的客人,所以就會表現得非常熱情好客,期待下一批游客的到來。我覺得應該多開發一些比較冷門但有趣的路線,讓小地方的旅游業也能發展起來。

這幾年中國游客到俄羅斯旅游的范圍比以前大了,不像以前一樣只局限在幾個大城市。現在航班也多了,當地的旅游局也在大力推廣小地方,但我覺得還不夠,可以再加大力度。

觀察者網:從您的視頻里可以看到,選擇了很多蘇聯時期的紅色景點,而且做了很多歷史講解,是特別為了滿足中國游客對蘇維埃歷史的好奇嗎?為了講解好這些地方,您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

阿杜:年齡大的游客對蘇聯相關的景點會比較有感覺。我這一代人也不算年輕,我覺得我們這代人還有點兒責任,為保持俄羅斯和中國的友誼做出一些貢獻,在這方面去教育年輕人。歷史上中蘇兩國聯系非常密切,這一點在很多景點中也都有體現。

為了講解這些蘇聯時期的紅色經典,我要做非常多的準備,因為當年在學校里學過的東西已經過時了,需要改變視角。為了讓我的講解更客觀,我需要做很多研究,重新包裝。每次我都會思考很久,到底該怎么講,有哪些需要講,哪些不要講,哪一些可以加細節,哪一些需要省略細節,然后這個故事有沒有另一個敘述的角度,因為每個國家的歷史課本不一樣。


阿杜制作的蘇聯紅色景點講解視頻深受網友喜愛

觀察者網:從您和中國游客的接觸中,中國游客對蘇聯包括俄羅斯歷史的的認知,有哪些讓您特別驚訝的地方?能不能舉一兩個您印象特別深的例子?

阿杜:認知的不同主要在俄羅斯歷史課本里沒講的那一部分。比如沙俄吞并中國東北的領土,這些我們就沒有聽說,還有蘇聯在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起了什么作用我們也不知道。

我在中國有很多朋友,中國是我的第二個老家,有時候中國老人跟我講一些我完全沒有聽過的事情,我就會覺得非常尷尬。

我活到這么大,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我也知道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視角。我的工作重點就是要讓來俄羅斯的游客玩好吃好,把俄羅斯好的一面展示給他,讓他回去之后把俄羅斯推薦給他的朋友,最好再來一次。在我看來,這就是我愛國的表現。這中間可能會有一些文化上的誤解,但我不會想著一定要改變他的想法。

年紀較大的人對蘇聯的歷史會更感興趣,畢竟這是他的青春,所以他的感受和年輕人就會不一樣,年輕人一般都不太懂蘇聯歷史。當然,也不是說年齡大的人就一定會更了解,還是要看本人有沒有過專門的研究。

我也遇到過一些中國人對于蘇聯存有刻板印象。打個比方,在中國坐出租車會有司機問我俄羅斯冷不冷,我說大哥俄羅斯這么大一個國家,你問的是南方還是北方?東部還是西部?蘇聯也是一樣,每10年、15年是不一樣的。剛開始的蘇聯和要解體的蘇聯是兩個不一樣的蘇聯。

其他的一些誤解還包括,很多人覺得俄羅斯人特別能喝酒,實際上現在喝酒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更喜歡把精力放在健身這樣的活動上,覺得生活會更充實,喝酒算是在浪費時間,但老年人倒是比較喜歡喝,因為已經成習慣了沒辦法。莫斯科現在流行喝奶茶,我有一個在圣彼得堡的朋友,他原來也是導游,現在就開了一個奶茶的連鎖店,設備應該是從中國進口的。

關于這點我一直都很遺憾,中國有一些很好的產品在俄羅斯市場上很難找到。我覺得這些產品的市場會非常大,只要你能把它介紹給俄羅斯民眾,就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比如涼茶什么的,我覺得特別好喝。還有一些吃的,尤其是中國的糖果點心,像大白兔奶糖,口味非常棒,因為它做的不是特別甜,俄羅斯的糖果就做的太甜了。

觀察者網:在您看來,俄羅斯國內對些紅色景點以及蘇聯歷史資源的開發情況如何?

阿杜:支付不方便是一個很大問題,因為美國的制裁,在俄羅斯沒法用銀聯卡,只有等制裁取消以后,游客才能方便地支付。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還是現金,有時候遇到游客有開銷,我先幫著墊付,等他們回去再跟我結算,屬于非常原始的一種辦法,特別不方便。而且我去中國的話,我的銀行卡也不能用,每次都很頭疼,只好先跟朋友借一筆現金。

另外我覺得我們應該開發一個軟件,比如在莫斯科有一個叫“認識莫斯科”的軟件,當地的市民可以下載。掃描二維碼,就能在手機上游覽莫斯科,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信息,都是由專家撰寫的。仿照這個,應該開發一個面向外國游客的軟件,掃描二維碼,選擇中文語音,出來的就是中文信息,這樣不用依賴導游、不用加旅行團,自己就能游玩了。我覺得參團游應該已經過時了,最近二三十年都是散客,而且現在人比以前少,也很難再恢復到以前的情況了。


俄烏沖突爆發后維薩和萬事達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業務 BBC

觀察者網:現在中俄高層交流非常密切,兩國互信達到歷史最高點。從您的角度來看,民間層面的交流進行得如何?

阿杜:中俄兩國在政治方面,特別是高層交往非常好,現在已經上升到了“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但我認為在民間交流上,包括企業交流這塊做的還不夠,需要繼續加強。

我平時除了當導游外,也會做一些翻譯工作,經常出席一些比較高級別的商務談判。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慢慢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俄羅斯企業提出的方案可能經濟效益不怎么高,所以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拐杖”。而跟他們合作的中國企業就是這樣的“拐杖”,畢竟中國企業在國內貸款利息不會那么高。這樣一來,他們在跟俄羅斯國內企業競爭的時候就有了優勢。但是在我看來,這其實算是一個隱形的損失,因為這會導致俄羅斯企業特別依賴中國企業。中國企業也不傻,人家也得算多長時間才能盈利,自己能拿多少利潤,要怎么分紅,雙方在這上面都會格外小心。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可以進入俄羅斯市場。現在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注意到,俄羅斯的國家經濟體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蘇聯解體之后,大企業或者比較大的企業都變成了寡頭手里的資產,但現在很多寡頭或者有錢人都面臨接班問題,要把這些企業傳給年輕人,比如三四十歲、有野心、且非常專業的人。這些人非常懂行,我接觸到的客戶就有這么一個群體,比如有人學醫學了10多年,結果現在接手了一個醫療企業,他的經驗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過去很多俄羅斯企業轉型,說白了就是在中國低價進貨,然后拉回俄羅斯賣個高價。海關還有貪污可能逼得企業沒辦法,必須把利潤搞得很大,不然就得虧。但你30塊錢進的東西賣300塊錢也太離譜了,直接翻了10倍,所以中國很多好東西就是進不來。可是中國好東西實在太多了,我覺得如果是中國企業來俄羅斯賣,可能不需要那么高的利潤也可以占領一部分市場。

我有一個朋友,原來是做美國生意的,賣T恤衫、襯衫到美國。那是15年前,我跟他一起去過工廠,那些工廠為美國生產的服裝質量非常棒。這是我第一次摸到這么高質量的襯衫,之前從來沒有碰過,偶爾去購物中心,看到那些300美元、600美元的襯衫,我碰都不敢碰。那時候我意識到這些襯衫也是在中國制造的,只不過是美國公司去賣,但是美國公司的利潤沒(俄羅斯公司)那么高。它在中國買一件襯衫的成本可能是30美元,到美國可以賣到100美元,但俄羅斯企業是在中國花10美元的成本去買,再轉手賣100美元,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我不是在責怪中國企業,中國企業沒有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問一問俄羅斯這邊做生意的人,他們有沒有一個標準。


2018年特朗普在芬蘭赫爾辛基和普京舉行會面 法新社

觀察者網:之前俄羅斯和美國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時,中國國內有一種聲音擔憂美俄關系緩和后會沖擊中俄關系,您了解到的俄羅斯民眾對此的看法是什么?存在這種可能性嗎?

阿杜: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俄羅斯人現在已經對美國沒有幻想了。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歷,蘇聯剛解體的時候,我們大學出現了很多美國專家,他們用不同的理由、借口到大學去給年輕人洗腦,還有一些天主教或者其他宗教的人,反正干的事兒都一樣,就是洗腦。到最后俄羅斯人才發現,原來他們都不是什么好人。

但剛開始還是有一撥人相信了,循環往復多次之后,直到讓人徹底失望。普京剛上臺時其實也想跟美國和西方搞好關系,所以當時的態度非常開放,直到最后才發現跟這些人沒法談,因為他們就是專業騙子。你跟一個騙子打撲克,你永遠打不贏。

烏克蘭危機把西方國家的面具扯了下來,原來它們還裝成個人樣,現在就看得很清楚了。我們搞社會主義也好,搞資本主義也好,結果都一樣,他們(西方)不是不喜歡共產黨,而是不喜歡俄羅斯人。因為我們的國家太大了,所以它們一直覺得我們是個危險。只有把俄羅斯縮小到莫斯科公國那樣的規模,它們才會放心。

這是西方對潛在的未知的恐懼,美國還稍微好一點,因為我們中間還隔了一個太平洋,但西方(這里指歐洲)就不一樣了,它們的恐懼已經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觀察者網:俄羅斯旅游業的現狀如何?俄烏沖突對俄羅斯旅游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阿杜:首先就是人不敢來了。應該是去年,疫情之后第一個到俄羅斯的中國旅游團是我接待的,當時莫斯科旅游局叫我去接他們。結果這些游客下了飛機剛上車就跟我說要帶他們去買頭盔。我說買頭盔干嘛?他說害怕啊,什么政府大樓、跟國防部有關的那些建筑都不要靠近,但其實莫斯科還是很安全的。

我現在其實也不能非常客觀的去評價旅游業、包括中國游客,因為我現在接的都是比較特殊的旅游團,比如學者團、政府團或者豪華VIP團,但有一點還是很明顯的,就是俄羅斯國內的旅游業發展迅速。

俄烏戰爭之后,不只旅游業,很多東西都完全變了。原來沒有人考慮過本地化,現在很多東西都本地化了,而且是徹底本地化了。比如現在莫斯科地鐵里一些最新的車廂,百分之百都是國產,連螺絲都是在俄羅斯制造的。

以前很多東西都會進口,但現在不論是對俄羅斯企業還是對俄羅斯經濟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舉個紙漿的例子,平時我們管那種賣得比較貴的、印刷雜志用的紙或者花色非常漂亮的紙叫芬蘭紙。從蘇聯時期開始,俄羅斯的木頭會被出口到芬蘭,芬蘭幫我們進行加工,然后再把這種紙運回來。

其實很多人都想做生意,在俄羅斯把工廠開起來,但問題是造紙的設備非常貴,而且萬一客源不穩定,這些投資就會虧本收不回來。但是俄烏戰爭之后,不再進口芬蘭紙了,于是機會就來了,大家開始投資買機器,客戶也有了。現在芬蘭再想回俄羅斯市場還能回來嗎?肯定是回不來了。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西方對我們施行了很多禁售,比如奶酪這類食品。俄羅斯人也不傻,以前都是進口,現在就學會自己做了,現在你去超市看奶酪基本上都是俄羅斯自產的。

目前國外品牌再想進入俄羅斯市場也不是不可以,但成本已經變得不一樣了,而且人民也不接受,有些國外品牌把事情做得太絕了。比如有人花很大一筆錢買了寶馬或奔馳,而且是在俄烏沖突前買的,結果這些企業不是懲罰俄羅斯政府,而是懲罰俄羅斯老百姓,買的寶馬現在很多功能沒法用,憑什么?我該付的錢都付完了,你現在不讓我用我購買過的產品服務,這很不合理。這就跟特朗普“合法土匪”的魯莽做法是一樣的,就是不講理。

還有我給小孩子買了游戲機,結果現在很多功能都關了,小孩子沒辦法下載游戲;我付費買的正版軟件已經十多年,現在也不讓我用了。這種后遺癥會持續很久,俄羅斯人會記得的。

這些企業離開很容易,但回來會很難,一方面是市場已經被別的企業占了,另一方面是俄羅斯人民也有自己的情緒。我覺得俄羅斯的政府應該這么做,讓企業在包裝上貼一個標簽,說明白企業背后的受益者是誰。因為有的公司可能表面上是俄羅斯的企業,實際上背后有美國企業參股。要給俄羅斯老百姓選擇權,人家一看我買了你的東西利潤都歸美國,那我可以不買。買中國的也行、越南的也行、巴西的也行,買誰的都行,就是不買你西方的。

觀察者網:您認為未來3-5年中俄貿易的發展前景會如何?

阿杜:我感覺會非常矛盾。兩國的經濟往來肯定會加強,但同時也會出現很多新問題。

首先,俄羅斯政府現在非常希望所有的產品都能本地化,所以會鼓勵或者是要求中國企業在俄羅斯國內開設工廠。不然,同樣的一個商品從中國進口而不是在俄羅斯國內開廠生產的話,就會失去競爭優勢,因為在國內開廠會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比如低息貸款、稅收優惠等等。但中國公司愿不愿意本地化,取決于當地稅務局的政策,或者俄羅斯地方政府有沒有遵守、兌現承諾。

回到我們最開始聊的那個問題,做導游或者做翻譯,我可以不停地同他人交流。正所謂旁觀者清,很多時候我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但聽到中國游客或者中國商人的看法后就會發現這些現象。

我覺得中國政府在招商引資上就做得很好,它們確實是為了把事情辦好,但俄羅斯很多地方政府官員就是做給上司看的,讓上司知道我多厲害,我把這個公司也騙來了,把那個公司也騙來了,我讓GDP漲了多少。但是等他自己升職之后,之前做的事就沒有著落了,政策沒有連續性。

聰明的中國企業就會考慮到這一點,你現在給的是這樣一個政策,但是后面會不會變調?等你自己變成部長,你說的話還算不算數?所以我覺得問題其實挺多的。

總體上看,前景是光明的,有很多發展機會,但相對來說,需要注意的細節太多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觀察者網 incentive-icons
觀察者網
全球視野,中國關懷
115159文章數 184746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貴安新區:三年大變樣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潜山县| 伊金霍洛旗| 精河县| 十堰市| 永德县| 轮台县| 松潘县| 太湖县| 咸丰县| 农安县| 新泰市| 斗六市| 丘北县| 靖边县| 利津县| 长阳| 洛阳市| 全南县| 巴青县| 磐安县| 宜宾县| 托里县| 武邑县| 睢宁县| 广灵县| 兴城市| 玉树县| 高尔夫| 桦甸市| 图木舒克市| 奈曼旗| 景德镇市| 自治县| 远安县| 河源市| 隆德县| 平乡县| 宽甸| 吉水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