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5月1-5日,樂業縣舉辦2025年卜隆古歌非遺民俗文化活動。樂業縣委書記馮藝,樂業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鄭玲嶺,樂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高振等領導出席活動,縣內外千余名游客共同見證這一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民俗盛會。
開幕式現場。樂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5月1日舉行的開幕式上,新化鎮黨委書記黃海益在致辭中表示,卜隆古歌作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壯族支系“布隆”族群的文化瑰寶,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多元形式展現非遺魅力,推動傳統文化活態傳承。隨后,馮藝宣布活動正式開幕,現場歡呼聲與鑼鼓聲交織,拉開了為期5天的文化嘉年華序幕。
文藝表演。樂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活動以“暢游天賜樂業 共享卜隆風情”為主題,精心編排的非遺節目成為最大亮點。傳統祭牛儀式莊重肅穆,還原了壯族先民的農耕祭祀文化;女聲山歌獨唱《卜隆謠》曲調悠揚,盡顯民族音樂的細膩婉轉;男女山歌對唱《踏歌尋緣》以歌傳情,展現了原生態的婚戀民俗;原創山歌作品聯唱則融入時代元素,讓古老歌謠煥發現代活力。一系列表演生動詮釋了卜隆文化的深厚底蘊,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文藝表演。樂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除文化展演外,現場設置的特色民俗市集成為體驗窗口。游客們沉浸式感受非遺魅力,品嘗釀豆腐、血腸等壯族特色美食,選購刺繡服飾、銀飾手作等民族工藝品。河岸區域的民俗互動項目掀起歡樂高潮,捉鴨子、抓魚、水上漂等傳統游戲吸引眾多游客參與,水中追逐與岸邊助威聲此起彼伏,構建起“人水共歡”的熱鬧場景。
活動期間,除日間常規項目外,夜間特別推出懸崖燈光秀、樂隊彈唱、篝火狂歡、壯寨夜宴等沉浸式體驗內容,打造“白+黑”文旅消費新場景。其中,4.5公里竹排漂流與“趕河”等定制項目,將自然景觀與民俗體驗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多樣化選擇。
作為桂西北重要的非遺傳承平臺,本次活動不僅為山歌愛好者搭建了以歌會友的交流舞臺,更通過“文旅融合”模式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數據顯示,首日接待游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0%,有效帶動區域文旅消費。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持續挖掘卜隆文化內涵,助力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黃思怡 黃芫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