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8日訊 (記者 張芃芃)希臘化城市如何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關鍵節點?近年來,“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鑒又是如何得到考古發現的有力佐證?5月4日下午,“絲綢之路上的古希臘城市”主題講座在北京市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后稱“文化藝術中心”)舉辦。講座吸引了近百名歷史文化愛好者參與,共同探尋希臘化文明在絲綢之路上的獨特印記。
圖為“絲綢之路上的古希臘城市”講座現場(中國網記者 張芃芃 攝)
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2017年度青年長江學者徐曉旭主講。徐曉旭從張騫出使西域與亞歷山大東征的歷史背景切入,揭示了希臘化城市如何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關鍵節點。通過生動解析帕爾米拉出土的絲綢殘片、帶有漢字的織錦,以及卡拉克斯?斯帕西努等城市的考古發現,一卷絲綢之路上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圖景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
徐曉旭強調,希臘化城市不僅是絲路貿易的樞紐,更是希臘文明的載體,是技術、藝術和觀念傳播的熔爐,其自治傳統與帝國管理的結合,為古代全球化貿易提供了獨特模式。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曉旭在講座中(中國網記者 張芃芃 攝)
據了解,本次講座作為文化藝術中心《邂逅愛琴?!遣焕账箛⒖脊挪┪镳^文物精華展》的社會教育活動之一,同時拉開了“展外之課”系列活動的序幕?!罢雇庵n”系列活動將以展覽為原點,解讀展覽背后的文明脈絡,嘗試以動態的參與打破靜態觀展的邊界,讓文物不再是櫥窗中的符號,而是串聯歷史與當下的文化信使。
據介紹,未來,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將持續推進“展外之課”系列公共教育項目,舉辦更多高質量的講座和活動,深入挖掘三山五園歷史中潛藏的文化內涵,將博物館的收藏和研究成果進一步轉化、傳播和利用,為公眾提供更多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