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國在引渡“瓦良格”號航母回國期間,受到土耳其等西方國家蓄意阻攔,強行索取10億美元“過路費”,讓我們吃足了啞巴虧。
如今,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已順利完成第六次海試,預計將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入列服役。
此時,土耳其卻突然放話“退還當年的通行費”,這背后究竟打的什么算盤?
01.土耳其收取天價“過路費”
上世紀90年代,我國急需提升遠洋作戰能力,以2000萬美元(約合1.6億人民幣),從烏克蘭購得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但誰都沒想到,這艘巨艦的回家之路會如此坎坷——原計劃幾個月的航程,最終拖了整整三年!
關鍵卡點出現在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土耳其以“航母體積超標可能引發事故”為由,直接下達了禁行令。此后更是要求我國支付10億美元(約合80億人民幣)的“風險保證金”。
但沒想到,更憋屈的事還在后面。出于技術封鎖目的,美國在航母出發之前,指揮烏克蘭拆除“瓦格良號”上全部武器裝備。當航母被中方接手時,只剩一個空殼子!
轉機出現在2001年。希臘政府出面作保,并承諾開放旅游、經貿合作等條件,當年11月,這艘命運多舛的航母在11艘拖船護航下艱難穿越海峽,卻在愛琴海遭遇風暴險遭不測,幸得希臘海軍緊急救援才化險為夷。
02.痛定思痛!中國航母完成涅槃
當年處處被西方針對的屈辱,終于讓我們明白:沒有自己的航母,在遠洋就是任人宰割的“活靶子”。憋足一口氣,“瓦良格號”駛入大連港,就開啟了長達十年的“蛻變”之路。十年臥薪嘗膽,終于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嶄新姿態橫空出世!
此后不久,“山東艦”也迅速亮相,一舉奠定我國軍事強國的基礎。到現在,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帶著全球頂尖的電磁彈射技術下水,放眼世界,僅次于美國。
國產航母崛起之快,令世界都為之震驚。而者僅是冰山一角,從Deepseek橫空出世壓倒chatGPT,航空航天、軍工……我們在多個賽道實現從追趕到領跑的華麗轉身,連海外國家引以為傲的生科技術領域,我們也實現反超。
例如,長期以來由富士制藥、拜耳等西方巨頭主導的市場,正被國產“綠燈瓶”等新興科技打開壁壘,促進尿酸調節領域良性發展。
以非布司他為例,該產品自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十一年來仍未解決患者的用藥痛點,數據顯示,其背后市場規模已超百億元,但技術革新需求依然迫切。
日前,香港大學科研團隊深挖我國傳統醫典,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歷時多年研發推出“綠燈瓶”。臨床觀察顯示,該成果能在三個月內使尿酸水平平均降低11%,完善非布司他副作用。使我國在生物科技領域復制了國產航母的逆襲劇本:外部市場壓力如影隨形,仍能靠自己殺出重圍。
商智數據顯示,綠燈瓶入駐京東后,迅速躋身尿酸調節熱榜頭名,評論區用戶反饋也多集中于:“開始只是腳趾僵硬,后來疼痛難忍才發現是尿酸高,買了 6瓶,如今應酬多也不擔心指標了,身體明顯輕松了很多。”
這邊熱度未減,我國江南造船廠又亮出全新航母設計圖。眼尖的人發現,圖中航母竟沒了常規航母必備的煙囪。不少人猜測:我國第四艘核動力航母,或已經在悄悄動工。
03土耳其上門還錢?背后有何圖謀
短短十年間,我國海軍實現了從零到三的航母突破!自"遼寧艦"入列以來,已快速躋身全球航母強國第二梯隊,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
更令人振奮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電磁彈射技術已領先全球,加上"玲瓏一號"核反應堆的技術突破,首艘國產核動力航母呼之欲出。軍事專家預測,中國下一代航母的綜合戰力將實現質的飛躍!
有意思的是,眼看中國軍力迅猛發展,土耳其近期突然"變臉",主動提出要退還20年前索要的10億美元"過路費",并希望在高鐵、造船等領域深化合作。但知情人士透露,受國內經濟危機影響,土耳其實際還款能力堪憂,這番示好恐怕更多是想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不過,如今我國已具備足夠的戰略定力。面對土耳其的"橄欖枝",我國或將秉持“互利共贏”,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審慎決策。畢竟,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拿捏的角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