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5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今天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紀念日,發言人如何評價中歐關系過去50年的發展,對雙方關系未來發展有何期待?林劍指出,當前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中歐都支持多邊主義、都支持開放合作這一追求沒有變化。中國和歐盟的經濟總量超過世界的三分之一,貿易量超過全球的四分之一,只要中歐選擇對話合作,陣營對抗就不會形成;只要中歐選擇開放共贏,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就不會發生根本的逆轉。?
從發言人的回應中不難發現,中方期待歐方能秉持建交初心,堅持伙伴定位,加強對華合作,妥處分歧差異,推動中歐關系繼往開來。從經濟方面來說,歐洲是中國企業長期耕耘的海外市場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國際影響力這方面來看,盡管歐洲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話語權也有明顯減弱,但無論如何他們也是全球重要的一極,其自身的體量和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如果中歐合作加強,由此產生的效果是很可觀的。再一個,現在中歐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對抗美國關稅霸權。?
雖然現在關注度最高的是中美關稅戰,但不要忘了,特朗普掀起的關稅戰,面對的是全世界。特朗普10%的“最低基準關稅”可是已經落地了。只不過現在的情況是,特朗普給了其他國家“對等關稅”90天的暫緩期限。站在這些國家的角度,雖然最壞的結果還沒有到來,但也沒有理由過于樂觀,其中就包括歐洲國家。更何況,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對歐盟的態度相當惡劣。這段時間以來,特朗普已經不止一次對歐盟表達了不滿,甚至拋出了“歐盟成立就是為了對付美國”這樣的言論。?目前,中國與歐洲議會已經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雙邊立法機構將逐漸恢復往來,這同樣是中歐互相釋放積極信號、推動關系改善的一環。此外,這還涉及被無限期凍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4年前,歐洲議會決定無限期凍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如今中歐互相解禁,相關討論似乎能夠重新提上日程。如果在關稅戰的大背景下,中歐在投資協定上取得重大突破,對于美國特朗普政府、乃至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信號。??
長期以來,歐盟高度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經濟合作,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會對美國唯命是從。“獨立自主”對以前的歐洲來說,就是奢侈。一開始,歐盟確實是想對美國跪下的,但是美國要價太高,歐盟根本負擔不起。經過多輪談判,歐盟最終還是對美國放棄了幻想,改善與中國關系,跟著中方共同反抗美國關稅霸凌才是唯一的出路。當然了,歐盟畢竟依賴美國多年,且內部還有不少親美分子,歐盟能“清醒”多久還是個未知數,我們對歐洲也要有清醒的認知。?而中歐為什么會選在建交50周年這個節點。一方面,凸顯中歐都想借對話合作緩和全球緊張;另一方面,也在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對多邊主義和開放合作的堅定態度,仿佛在說:“咱們不搞小圈子,要多走動多對話”。就在中歐率先握手言和時,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依然熾熱,我國商務部也在評估美方談判姿態,強調除非先取消高額關稅,否則難以展開真正對話。在這種局面下,中歐選擇“先行破冰”,也有分散風險、穩住開放信心的深層考量。??
中歐汽車貿易(資料圖)
50年前,中歐在冷戰中攜手,如今在貿易戰中更需要抱團。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占率從1%漲到8%只用了5年,而歐盟若繼續加稅,5年后可能連“喝湯”的機會都沒了。馮德萊恩這次訪華,是給中歐關系“續費”還是“注銷賬號”,全看歐盟能否放下偏見。畢竟,全球經濟不是“零和游戲”,而是“你中有我”的棋局。中國電動車在歐洲每賣一輛,就能帶動當地20個就業崗位;歐盟技術每進入中國一次,就能讓中國消費者省下10%的購車成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