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樂凱集團樂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乳劑車間工段長張宏偉:在0.05微米精度世界里精益求精
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
取瓶、倒液、稱量……4月26日,在中國樂凱集團樂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乳劑車間暗室內,車間工段長張宏偉動作嫻熟,僅憑著操作臺上方微弱的紅光,只用一分鐘就完成了精確的乳劑稱量。
4月26日,在樂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乳劑生產車間分析室,張宏偉(左)指導分析室工作人員進行溶液測試實驗。河北日報記者 許佳奇攝
“在暗室環境,普通人完全適應至少需要幾分鐘。但張宏偉似乎長了一雙夜眼,已經習慣了暗室操作?!睒穭P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麗麗說,短短一分鐘是張宏偉23年來扎根乳劑生產一線的高度濃縮,凝聚著中國感光材料行業從跟跑到領跑的技術跨越。
2002年,張宏偉從河北化工學校畢業,進入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醫療乳劑車間工作。作為一名中專生,他沒有學歷優勢,但憑著勇于創新的決心和毅力,不僅完成了從一名普通工人到國家級技能大師的躍升,還帶領團隊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眼下,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張宏偉正在進行新一輪研發工作。以張宏偉命名的工作室正在與中核工業兩家工作室以及天津大學焊接研究所合作,開發一款高端工業探傷膠片。
“膠片在中核工業已完成初步應用測試,效果良好,預計兩年內可實現國產化替代?!睆埡陚フf,只要合作方提出技術需求,他的工作室就能百分之百完成。
張宏偉的底氣來自技術自信。
“膠片的質量和性能取決于乳劑顆粒精度,我們完全能將精度控制在0.05微米以內?!睆埡陚フf,乳劑是一種具有感光特性的乳狀涂料,通過涂布工藝均勻涂到片基上,就可以制成感光膠片。
樂凱醫療乳劑顆粒曾因精度控制不準,無法進入高端工業膠片領域。2020年初,一家客戶因不滿意膠片質量,向樂凱醫療提出了“感光度再提高一點”的要求,否則就要換購國外產品。乳劑車間技術能手張宏偉的心被深深刺痛:“必須打破技術瓶頸,把乳劑生產水平提上去?!?/p>
當時,樂凱醫療生產的感光乳劑每批次顆粒精度介于0.1微米至0.15微米之間,顆粒大小、形狀的均一性不穩定是最大問題。但是,乳劑生產技術工藝復雜,涉及溫度、攪拌速度和方式、加液速度和方式等十幾個重要參數,打破技術瓶頸談何容易。
為此,張宏偉帶領團隊進行了上千次試驗,不斷調整生產工藝及配方,歷時兩年多,最終完全掌握了乳劑顆粒精度控制技術,將精度提升到0.05微米以內,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從0.1微米到0.05微米,僅相當于提升了頭發絲直徑的六百分之一??烧沁@一點點提升,就使乳劑產品的穩定性提高了50%。”張宏偉說,該項技術的突破大大提高了工業膠片的質量,一舉打破了高端工業膠片國外公司壟斷,公司生產的工業膠片成功在航天、核工業等高端領域應用。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边@是張宏偉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他用匠心追求卓越,不僅在老本行化工領域實現技術突破,“跨界”研發也不含糊。
——自主研發溴離子濃度傳感器。乳劑顆粒精度控制,離不開溴離子濃度傳感器。但此前該部件完全依賴進口,極容易被卡脖子。張宏偉帶領團隊從分析化學、電化學、機械加工等多個學科基礎知識學起,走訪大大小小的儀器生產廠家,一筆筆畫出圖紙,最終實現了該部件研發生產“從0到1”的突破,不僅完成了進口設備的國產化替代,還讓公司采購成本降低了99%。
——升級改造集散控制系統。從程序編寫到工藝技術重構,從設備調試到完成試車,僅用20天,張宏偉帶領團隊解決了幾十項技術性難題,保障了車間正常生產。截至目前,新系統運行良好,沒有發生過一次故障,已成為保障乳劑生產的“大腦”。
“一個人的技術再好,也撐不起整個行業?!边@是張宏偉常掛在嘴邊的話。張宏偉在創新突破、勇攀技術高峰的同時,不斷加強技能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張宏偉工作室先后培養了16名高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獲得發明專利3項,轉化技術成果9項,發表論文11篇。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