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甘肅敦煌、重慶榮昌、浙江衢州等多地政府食堂宣布對游客開放,引發關注。近年來,一些地方為了提升服務,主動開放政府大院,或向市民開放參觀,或免費對外開放停車場、食堂等,收獲不少贊譽。
出于辦公需要,各地機關單位大院通常不會輕易開放。在此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政府逐漸從傳統的管理者角色走出來,向引導者和服務者轉變,主動為民眾提供服務。政府機關“開門納客”,不僅能緩解游客需求與當地接待能力之間的矛盾,還能提升公共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游客來說,“就餐貴”和“停車難”也不是小事,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很可能會影響旅游體驗。
如今,文旅經濟繁榮發展,城市要脫穎而出,就不能僅靠“拼”硬件條件,而在于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細化服務水平。在浙江衢州,當地政府食堂開放前提前在網上發布了餐券限量供應的情況,同時還組織了志愿者參與現場秩序維護。在陜西榆林,面對節假日停車難問題,當地交警沒有簡單采取“一刀切”的嚴罰政策,而是以勸導為主、處罰為輔,還為游客送去節日祝福。一座城市的溫度,或許就在于這些細節之中。
政府向游客開放食堂、大院,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節假日面臨的“就餐貴”和“停車難”等痛點,這背后仍是城市治理的難題。要看到,柔性執法、臨時舉措或許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并非長效之策。在各地借鑒的過程中,還需融入更多管理智慧。只有構建起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才能將公共資源轉化為民眾可感可及的福利舉措,真正實現治理效能的持續提升,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助力。
讓一座城市更友好,關鍵在于服務理念的轉變。當然,如何全方位提升城市發展的吸引力,各地政府要做的還有很多。(中國經濟網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