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上,美國、法國等西方陣營集體缺席。克里姆林宮證實,由于烏克蘭沖突持續發酵,俄方未向美歐主要國家發出邀請。值得注意的是,世界GDP前三強中,中國與俄羅斯已形成戰略互動,而美國陷入"被孤立者孤立即視他人為孤立"的悖論。這場全球地緣政治的"紅場分界線"正在重新定義國際關系的基本盤。
熱點評論:
當西方政要的席位在紅場觀禮臺空置時,這場缺席本身已成為最具張力的政治宣言。西方世界對俄制裁的"鐵幕"正反向構筑起新的國際格局——以中俄為核心的戰略協作體,已形成足以對沖美歐圍堵的戰略縱深。
三個殘酷現實正撕裂舊秩序:其一,G7精心打造的"全球孤立俄羅斯"計劃遭遇破產,占全球人口65%、經濟總量40%的發展中世界集體保持中立;其二,美國主導的"價值觀聯盟"出現致命裂縫,印度、沙特等傳統盟友在能源、軍備領域與俄深度綁定;其三,中俄戰略協作突破"防御性聯盟"框架,從北斗-GLONASS衛星系統互聯到本幣結算體系,正在構建平行于SWIFT的新基建網絡。
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政客仍在用19世紀的地緣思維應對21世紀的全球變局。當拜登政府強推"非友即敵"的站隊邏輯時,現實已演變為"美國及其少數附庸對抗世界"的荒誕劇本。數據顯示,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總量在購買力平價計算下已超G7集團,這預示著國際權力轉移已進入質變臨界點。
這場無聲的紅場閱兵證明:當華盛頓執著于制造敵人時,歷史正在選擇新的敘事者。西方若不能正視多極世界崛起的現實,終將在自我構建的"信息繭房"中淪為真正的少數派。
【數據錨點】
上合組織GDP(PPP)達39.2萬億美元,超過G7的34.5萬億美元(IMF 2023)
俄羅斯對華貿易人民幣結算占比從3%飆升至23%(俄央行2024Q1)
全球南方國家占聯合國會員國數量達132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