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小檔案
汪子馭
安徽省懷寧中學2024屆高中畢業生
高考成績689分
現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
學習經歷篇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教育水平相較于城市是比較落后的。我父母均從事教育行業,耳濡目染之下,我體悟到:讀書是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最為公正的道路。而我所見的生死離別、親人對逝者的不舍,讓學醫成為了我今后發展的方向,我想用我的雙手嘗試挽回不幸,不留遺憾與痛楚。
初中時我的學習成績穩定在全校前十名,中考時成功進入了懷寧中學實驗班。雖說家鄉只是一座小縣城,但是仍然有不少實力強悍的優秀學子,所以我剛進高中時時常害怕從云端跌落。在第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前,我大多數時間沉浸在焦慮、急躁的情緒之中。但是排名第七讓我重拾了對學習的熱情、對自我的信心。自此以后,我便不再去對自己做無用的懷疑,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事實證明,我們若用心對待學習,那么學習就會對你投桃報李。
但是學習的路上不總是一帆風順。高二時我接觸到了競賽,才知曉在大城市的學子正在朝著更高的層次邁進,別人學習二試內容、預習大學知識時,我們還困囿于高考全真試卷上,這便是甩開差距之處。而我們沒有專業老師帶領我們研究競賽,大多時候只能靠我們自己。為此,我只能利用晚自習下課的時間自學數理化競賽題型,當然了這很難,曾一度讓我懷疑是不是我的天賦沒有別人好、學習是不是還沒有別人刻苦,但我依然堅持了下來。為了什么?我想是因為我身后還有一批同樣努力的同學。他們的成績可能沒有我好,但是他們依舊向前奮進著:而我通過努力,走得比他們要高一點,欣賞到了更遠的景色,難道我會很差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37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中,我獲得省二等獎,這讓我有了底氣。
進入高三后,學習壓力陡然增大,許多同學心中開始出現波動,為了一次小失誤而垂頭喪氣。我也曾出現過這種情況,但是我憑借著對自己實力的認知與信心,在小失誤后能夠及時調整過來,并且穩定住了心態。
縱使歷經百折也絕不輕易停止,相信自己便可在困境中繼續前行。歷經無數個日夜后,我終于收獲了奮斗的碩果,同時為我開啟了下一階段的新征程。
學習方法篇
(一)語文
許多理科生在高中三年中過度專注于數理化生的學習,卻忽視了語文,而這恰恰是他們的瓶頸。同樣是150分學科,無論試卷難易如何,語文素養更高的學子總能比其他人高出十幾分。眾所周知,頂尖學生的較量往往在幾分間,而語文學科帶來的優勢往往決定了位次的高低。所以想學好語文,首先一定要重視它。
其次每天需要有一定的閱讀量,尤其是要重視高考真題,要格外注意選擇題選項的概括性和細節之處。高考真題的嚴謹性與概括性是普通模擬試題難以望其項背的,如果用心去體會,會讓我們在學習中領會出題人的意圖,知曉題目的重點與技巧,并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要懂得積累作文金句,若在平時閱讀獲獎作文時讀到很好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并進行分類匯總,這樣在考場上遇見類似的作文題時,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落筆有神。
(二)數學
數學的復雜性與規律性造就了數學試題的難度,引導著許多理科生前去攻略各種難題。作為150分的主要學科,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隨著新高考改革,數學的靈活性正在逐漸增強,傳統的題海戰術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題目表面,要往深處挖掘,研究題目背后的深層邏輯,總結出同類題型的解答步驟。當我們在考試中認清楚了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時,只需回憶各部分對應的解答步驟,那么再復雜的題目也會迎刃而解。
隨著改革的進行,新定義類題型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許多同學無從下手,就開始自學各種大學知識,試圖在考試前了解類似的知識,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2024年新課標一卷的數列壓軸題就不是高等數學的知識,需要考生快速了解題目背景并進行解答。既然是新定義,那么必然圍繞著定義展開詢問,我們在解答時可以遵循從特殊到一般的順序,了解基礎邏輯,并進行類推(如數學歸納法),便可更輕松地探索到“題眼”。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適當進行對新定義題型的訓練,培養出“找規律”的意識即可。
同時,數學的本質還是基礎知識。我們不能忽視對課本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應當在平時的自習時間中進行中等強度的數學選填以及中檔題練習,保證熟悉所有的教材知識,做到盡量不失分。
(三)英語
作為三大主要學科之一,英語是提分最為容易的一門學科,所有的對英文的理解都建立在堅實的單詞基礎之上。所以,英語學科提分的第一點,一定是熟悉考綱詞匯,知曉每個單詞的意思、派生以及詞組,這是培養英語素養的基礎。
與語文學科相同,英語同樣需要每天的閱讀量、積累好詞好句和研究高考真題。區別在于英語需要進行每日聽力練習,以提升對發音的敏感性;同時,常會出現一詞多義、多詞同義現象,需要我們通過大量做題反復進行積累,無需多長時間,英語成績將會得到較大提升。
(四)物理
物理是一門小學科,卻也不容小覷。它的嚴謹性與因果性尤為突出,并且與實際生活有著很大的聯系。因此,作為一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科,物理對我們的計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是所有的試題都有易于計算的數據,我們仍然需要過人的計算能力,才能保證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不會犯低級錯誤,而這是能在不斷的訓練中練就的。
對于基礎題目,我們要練習并保證不能出錯;對于難題,我們也不能心存畏懼。一個大問題總是由若干個小問題組成的,我們只需找出串聯起各個部分的“絲”,就能夠將難題的“繭”破解。
(五)化學與生物
作為兩門小學科,賦分制度讓許多人不再重視化學與生物,期待不高的原始分能夠有著較高的賦分,但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沒有較高的原始分,就很容易在轉換分數時因等級過低導致最終得分的差距,而這恰恰是許多學子的短板。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正確的眼光看待這兩門學科,并分配一定的時間對難題進行研究。
化學、生物不像數學、物理,知識點需要我們花時間去記憶,同時需要我們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推斷能力。所以,要想學好這兩門學科,一方面我們一定要舍得花時間去記憶書上需要記憶的內容,如定義、原理等。書本上的語句往往是解答問題的關鍵,只需加強記憶,就能取得不少進步,何樂而不為呢;另一方面,我們在刷題時需要研究各階段成果的來源以及解題步驟,總結出針對不同題型的解決方案,這樣就能在寫一道題時解決一類甚至幾類問題。
(六)書寫與規范答題
一份優秀的卷面往往能在眾多答卷中脫穎而出;一系列規范的步驟往往能最大程度降低因失誤而造成的失分。若我們能認真寫清我們解題的每一步,即使結果是錯的,老師也會認清你的能力,從而減少扣分。所以我們在平時練習中去有意識地規范自己的書寫和解題步驟,這樣在考試時就不會因擔心卷面分而分心。
(由汪子馭口述,徐徐、李未停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