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廣東汕頭,兩孩童河邊玩耍不幸溺亡的視頻引關注,事發4月19日,工作人員稱,系意外事件,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據悉,當天是周末,孩子不用讀書就到河邊玩耍,路人看到時以為孩子在游泳,因此沒有下水救人。
引發的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
為有效防范溺水悲劇發生,
下面請家長和孩子一起
重溫防溺水安全知識!
哪些地方容易溺水?
1
家庭泳池與浴缸
許多家庭為了讓孩子在家就能享受戲水的樂趣,安裝了泳池或購買了大型浴缸。然而,這些看似安全的場所,卻可能成為孩子溺水的隱患。
預防措施:
①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動向,確保孩子在玩水時有大人的陪伴。
②安裝防溺水設備,如泳池圍欄、救生圈等。
③教會孩子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
2
公共泳池與水上樂園
公共泳池和水上樂園是孩子們游玩的熱門場所,但人多擁擠、管理不善等問題也可能導致孩子溺水。
預防措施:
①選擇管理規范、設施齊全的泳池和水上樂園。
②遵守泳池和水上樂園的規定,不讓孩子單獨進入深水區。
③教會孩子識別危險信號和求助方法。
3
野外水域
河流、湖泊、水庫等野外水域,因其自然、原始的魅力吸引著孩子們。但這些地方往往暗藏殺機,孩子一旦落水,很難自救。
預防措施:
①嚴禁孩子獨自或結伴前往野外水域游泳或玩耍。
②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讓他們了解野外水域的危險性。
③如有必要,可攜帶救生設備前往野外水域附近活動。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對自己的體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確估計,進入水中便可能導致溺水。
2
即使是習水性的人,未做充分準備活動,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時間過長,體內的二氧化碳喪失過多等原因也會在水下出現四肢痙攣、抽搐,導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識淡薄,在非開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會被水底的水草纏繞而導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戲、打鬧,發生意外后又驚慌失措,導致溺水。
5
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貧血、癲癇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舊病復發,從而導致溺水。
防范兒童溺水,家長還需做到
除了以上幾個主要場景外,還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也可能導致孩子溺水,如家中的水桶、水缸等。應定期檢查家中是否有這些潛在危險,并及時進行處理。同時,家長要牢記“六不”“兩會”“四知道”。
防溺水“六不”原則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兩會”原則
1.學生會自覺遠離危險水域,會相互提醒、勸阻并報告。
2.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和發現有人落水會立即向周邊大人呼救或及時報警。
防溺水“四知道”原則
1.知去向;2.知內容;3.知同伴;4.知歸時。
預防兒童溺水,家長務必先行
珍愛生命 嚴防溺水
各位家長一定要常提醒
常教育、常關注
高度重視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識
才能減少安全隱患
來源:“學生安全守護”微信公眾號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池邊樹)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和暢惠來”堅持發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