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戴安娜與新交的男友去到了印第安納州的一處水上樂園。
因為不服男友嘲笑自己膽小,她選擇了看上去人畜無害的水上滑梯來證明自己的勇氣。
然而上去后不到5秒,戴安娜就想硬撐著爬回去了。
很少有人可以在這個項目上保證全身而退,在進入滑道的5-10秒內,88%以上的人心頭涌現的情緒叫后悔。
在水流的沖刷和地心引力的拉扯下,再穩固的內衣也無能為力。
大力出奇跡,泳池現裸體。
就像那句老話所說,看著容易做著難。
如果說過山車是顯而易見的嗜血滾龍,那么水上滑梯就是斂聲息語的奸惡毒蛇。
雖然在形式上有火水之別,但論刺激程度二者并無春秋之分。
水上滑梯起源于二十世紀初,早在一百年前美國一些游樂場就開始配備有類似設備。
到了現代,人們已不滿足類似于滑梯的初級娛樂形式。
既能獲得肉體上的快感又能得到認知上的升華才是吸引游客的上乘手段。
不過無論這項古老又巧妙的項目怎么迭代,有兩點始終未曾改變。
一、猝不及防的迷之誘惑。
二, 在讓人失禁方面永無止盡的設計追求。
“漂移的時候我會飛出去嗎?”
這恐怕是對水上滑梯望而止步的人心中最大的顧忌。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當然是:“YES!”
而且不要以為增加重量就能防止自己在下滑過程中被甩出。
內達華州的一群姑娘為了在通過山澗盤龍時增大抓地力,采用了人體蜈蚣式的方式彼此間融為一體。
但根據向心力公式,在軌道不變的情況下,質量變大,他們的翻車幾率反而增加。
世界上的事故分為天災與人禍兩種。
對于某些人來說,出軌是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的精心預謀。
但還有另一種情況,它不是純粹的偶然,也不是現實的盤算。
面臨抉擇搖擺不定,
上了前線又想成為逃兵。
這樣態度無論放在哪里都會引來上天的懲罰。
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有項目就有人群,有人群必出精英。
愛達荷州的威爾遜并沒有把家鄉缺水當做自己不玩水上滑梯的理由。從事發動機研發的他憑借火中取栗的動手能力,僅用一堆從廠房里盜竊的木板就在一處山坡上完成了世界上最長的野區水滑梯。
而威爾遜鬼斧神工的數學能力又賦予了他無比的勇氣與自信。站在自己打造的滑梯面前以身試法,一個精確到小數點后5位數的拋物線運動讓他安然無恙的平躺進了半徑僅為一米的水池中。
在佛州奧蘭多市的“濕身狂野水上樂園”里,救生員泰勒將自己的滑雪技術與水上滑梯結合,他的表演甚至成為了游樂園里的收費項目。
“兩秒之內加速到50km/h,然后在接下來的一秒內又減到一半,這樣的節奏循回往復。如果說滑雪是交響樂,那么滑水就是激流金屬!” 泰勒說。
“感謝上帝我能找到這樣一個展現自我的方式,成為創作者中的一員。每一個發家史的背后都有一個創新的故事,不是嗎?!?/p>
去年德州施利特班水上樂園出現的神奇一幕被游客有幸記錄了下來。
一名黑人男子從百米高的水上滑梯順流而下,在眾目睽睽中使出了傳說中的絕技“水上漂”。
該視頻一經上傳就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海量點擊。網友紛紛議論,甚至有人猜測他就是裘千仞的第七十八代傳人。
后來經過熱心網友扒皮,發現此人雖和裘氏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其鐵掌幫尼日利亞分舵舵主的身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人們對他的猜想與武功存于現世的事實。
就像武俠小說中所闡述的那樣,只有疏于技巧者才會醉心于器材,真正的高手從不會在乎裝備。
印度兩個小孩在一個下雨天將路邊的排水溝當成水滑梯。在長達5個小時的大堵塞中,身旁豪車上的貴人不斷哭泣,而兩位小孩卻在溢出的恒河水中笑嘻嘻。
說到高人與水滑梯,最讓我佩服的還是當年與我同寢的室友。
這段存在我諾基亞6300里被取名為“飛越瘋人院”的珍貴錄像記錄了悶騷的我們苦中作樂的曾經。
室友下滑時口中高呼的那一聲“自由”仿佛仍在我的耳旁裊裊不絕。
beebee隊服還有少量現貨
點擊下方,趕快下單
今日小麗精選
都是好貨,放心下單,能不能寫下去全靠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