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5月7日)下午,約80名反以色列抗議者闖入哥倫比亞——巴特勒圖書館(Butler Library),并與校園安保和警方發生沖突,導致兩名校警受傷,現場一片混亂,紐約警察局在校方請求下迅速出動,將多名抗議者拘捕。
商業推廣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表示,所有非法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外國留學生都將被吊銷簽證,驅逐出境。
期末大考前
驅趕學生阻礙學習
學生們表示,抗議者進入圖書館后高喊“自由巴勒斯坦”的口號,跳舞唱歌,極大干擾了正在期末考試季備考的學生,因為這正是期末大考前一天,所有學生都在緊張地復習。現場一名不愿具名的國際學生回憶稱:“他們在桌子上跳舞,在墻上寫字,張貼貼紙和旗幟,一時間,整個圖書館變成了抗議場所。”
商業推廣
更引人擔憂的是,抗議者在圖書館玻璃展示柜上寫下“哥倫比亞大學將燃燒”的字樣,引發部分猶太學生的恐慌和憤怒。學校中東研究專業的學生伊登·亞德加(Eden Yadegar)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為什么抗議者能夠繼續擾亂我們大學的基本運作,而其他所有學生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哥倫比亞大學代理校長克萊爾·希普曼(Claire Shipman)在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譴責抗議者“擾亂秩序”的行為。她指出,學校在不得已情況下請求紐約警察局介入,目的是“確保我們校園社區的安全”。
“我們不能容忍任何擾亂教學秩序、傷害校園安全的行為,尤其是在學生努力準備考試之際。”希普曼強調,初步判斷顯示,部分闖入圖書館的抗議者并非哥倫比亞大學的在校學生。
警方證實,學校的校警在試圖與抗議者溝通時遭遇強烈抵抗,最終不得不采取強制手段。兩名校警在混亂中受傷,目前情況穩定。
根據社交媒體的視頻顯示,警方使用拉鏈帶將抗議者排隊帶離圖書館,并將他們一一押上警車。視頻中,抗議者在圖書館內張掛巴勒斯坦國旗和政治標語,涂鴉墻面并在桌椅上留下大量膠帶痕跡。其中一條橫幅宣稱該地為“解放區”,另一條則紀念一名2017年被以色列軍隊擊斃的巴勒斯坦活動人士——盡管他的名字被拼寫錯誤。
后果
參與的留學生將被驅逐出境
與去年拜登政府縱容破壞不同,這次事情一發生,聯邦政府就立即表態,將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社交媒體X平臺上發文表示:“我們正在審查闖入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非法侵入者和破壞者的簽證狀態。支持哈馬斯的暴徒不再受到我們偉大國家的歡迎。”
這意味著聯邦政府可能通過簽證吊銷、遣返等方式,對涉事的國際學生或外籍人士進行懲處。
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 Linda McMahon)稱圖書館占領事件是“仇恨猶太人”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扎根的最新例子,但對學校管理部門的行動表示贊揚。“哥倫比亞大學領導層果斷應對,我們贊揚校方迅速采取行動,恢復秩序,并明確表示不再容忍反猶太暴徒。”
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也對事件作出回應。他表示,市政府“絕不容忍違法行為”,并呼吁哥倫比亞大學內的非在校人員立即離開校園,否則將面臨逮捕。
“對于因這些事件而感到受到威脅的猶太裔學生,尤其是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們,我想說:你們并不孤單,市政府將始終保護你們的安全。”亞當斯說。
斷糧
哈佛大學起訴教育部
事實上,在遭到聯邦政府調查后,哥倫比亞大學已經開始整改,包括更換校長,賦予36名校警逮捕權限,重組部分中東與巴勒斯坦研究相關學術部門,以及禁止學生在校園內戴口罩參與抗議。
紐約警方證實,在周三的抗議騷亂中逮捕了80人,包括61名女性和19名男性。
目前,只有哈佛大學表示會硬扛聯邦政府,就在本周一,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在給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Alan M. Garber,)的一封信中嚴厲批評哈佛大學“管理不善,災難性地糟糕”,并表示取消哈佛大學20多億美元的聯邦財政資助。
而哈佛大學則表示不給錢就是違法,并將聯邦政府告上法庭,聲稱聯邦政府違反《第一修正案》和《行政程序法》。
哈佛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教育部長扣留資金的方式是違法的,“哈佛大學將繼續遵守法律,促進和鼓勵尊重觀點多樣性,并在我們的社區中打擊反猶太主義。哈佛大學還將繼續抵制旨在扼殺使美國人更安全的研究和創新的非法政府越權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