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道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5月4日報道,在美國現代史的大部分時間里,汽車已經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或奢侈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在過去一個世紀里,汽車塑造了這個國家的大街小巷、城市和郊區,改變了社會互動方式和美國文化。
然而,不斷上漲的汽車成本正促使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放棄擁有汽車的想法。
雖然汽車價格和使用成本的上升,以及環保思想導致了這一現象,但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擔憂可能加速這一現象的普遍化。
過去幾年,美國新車和二手車的價格一直在攀升,而特朗普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的高額關稅將使每輛汽車的價格平均上漲數千美元。
與此同時,汽車維修和養護成本也變得更加昂貴。近年來,汽車保險價格一路飆升,美國銀率網的數據顯示,現在每輛汽車每年的平均保險費用為2685美元,比去年增長了約12%。
美國“錢包中心”網站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購買汽車的美國消費者比例下降了13.4%。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給美國經濟和汽車制造業造成影響。
汽車行業分析師卡爾·布勞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汽車是消費預算中最昂貴的商品之一,在當前經濟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消費者對購買汽車更加猶豫不決也就不足為奇了。”
他說:“在美國銷售的每輛汽車都依賴進口零部件,即使是在美國工廠生產的車型也一樣。如果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都征收關稅,這將提高汽車生產成本,并可能迫使汽車制造商提高價格。汽車制造商可能吸收一部分增加的成本,但由于關稅水平過高,另一部分成本將不得不轉嫁給消費者。”
本周早些時候,由于美國汽車行業的強烈反對,特朗普軟化了他的汽車關稅政策。他表示,在美國國內組裝的汽車將獲得最高相當于汽車價格15%的稅收抵免,從而抵消部分關稅影響。但業內人士對此舉能否緩解美國汽車制造商的壓力持懷疑態度。
美國看車網的研究員帕特里克·馬斯特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沒有汽車是百分之百美國制造的。這意味著許多汽車只能部分符合關稅抵免條件,消費者不一定得到稅收抵免的好處。”
馬斯特森說:“我們給購車者的建議是,如果想買車,現在就買。新政策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一些緩沖,但不能保證這會惠及消費者。”
銀率網的分析師馬克·哈姆里克說:“大部分想買車的美國人已經在第一季度買了車,因為擔心關稅導致汽車價格飆升。與此同時,消費者信心低迷。他們不愿意為購買家里最貴的消費品承擔壓力。無論是汽車價格還是汽車貸款利率都在快速上升。”(編譯/潘曉燕)
美國加州一處汽車加油站(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