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祥龍
5月8日,記者從“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北川羌族自治縣專場發布會上獲悉,北川圍繞“大禹文化”的保護傳承,采取對“禹跡”建檔守護、開辦大禹講堂、文物展示、祭禹活動等措施,推動大禹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北川縣文廣旅局局長 熊英
北川縣文廣旅局局長熊英介紹,北川是大禹誕生地,擁有各類遺跡遺存30余個,更有李白、顏真卿所書“禹穴”題刻和揚雄“石紐”題刻,獲評“大禹文化之鄉”。
2024年6月,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暑期將至,我們熱烈歡迎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少年到大陸來,在大禹故里四川北川聽聽大禹治水的故事”。
熊英介紹,北川是中國先秦史學會禹羌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大禹研究會駐地、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基地。此前,北川聯合浙江紹興、安徽蚌埠、山東禹城等禹跡地發布《北川宣言》,締結禹跡地聯盟,讓北川大禹名片更加響亮。
值得一提的是,北川對石紐、禹王廟等文化遺跡“建檔守護”,并打造“羌族記憶數據庫”,數字化大禹文化內容。如今在北川,一張張印有二維碼的“禹羌文化故事”招貼畫隨處可見,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大禹治水故事。
北川還通過開辦“大禹講堂”,普及禹羌文化,講好北川故事。定期開展的“全國禹羌文化學術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活動,推動大禹精神持續轉化。目前,北川已出版《大禹傳說》等100余本資料集,刊印了《禹風》等禹羌文化讀物,收集整理近20萬字的大禹傳說故事。
此外,北川“破次元”傳播大禹文化,發布“少年禹”超級IP,制作原創動漫《少年禹傳奇》,并通過IP授權,30余家企業開發文具、民族服裝等大禹系列產品100余款,年產值超2000萬元。
熊英介紹,目前,北川開展大禹文化展示傳承,展陳3000余件大禹文化文物,每年吸引超20萬人次研學,當地舉辦的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六月六“民間大禹祭祀”等活動,吸引海峽兩岸眾多客人來到北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