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印巴沖突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時,烏克蘭也發生了一件大事。烏克蘭議會也就是最高拉達以338票贊成通過了一項決議,批準了澤連斯基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簽署的礦產協議。
根據烏克蘭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的說法,如果這份協議通過生效,美國和烏克蘭聯合成立的重建基金,將在未來數周內開始籌備。
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這是美烏簽署的一份歷史性的經濟伙伴關系協議。拿了好處的美國,自然是你是好話說盡。但始終想不通,烏克蘭為何非要推動這項協議的簽署,因為這對烏克蘭來說,就是21世紀烏克蘭版本的“馬關條約”。
因為這本質上是澤連斯基政府在出賣烏克蘭的國家主權,花烏克蘭人民未來的錢,換取不確定的收益。
從整個事態發展的脈絡去看,這是澤連斯基為了償還此前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財政援助。但是一共一千多億美元的援助,遠用不上用上萬億的礦產資源去償還。在2022年和2023年,華盛頓郵報和福布斯都分別估算了烏克蘭境內的礦產資源價值,得出的結果差距很大,一個是26萬億美元,一個是14萬億美元,但不管估值如何,烏克蘭的礦產價值都要遠超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而澤連斯基之所以要簽署這份協定,其實主要由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國的極限施壓,二是澤連斯基還想要借著這份礦產協議實現自身的政治目標。
在礦產協議問題上,美國態度非常明確且堅決,就是要收回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甚至是將這份礦產協議作為推動俄烏戰爭和平談判的一部分。而澤連斯基手中并沒有足夠的籌碼,來應付特朗普的施壓,尤其是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爆發激烈的沖突之后,俄烏戰爭的形式正在朝著越來越不利于烏克蘭的方向發展,這直接導致澤連斯基在反反復復之后,只能接受特朗普的施壓。
另一個原因是,澤連斯基雖然松口,愿意在不收復失地的情況下推動俄烏戰爭的和平談判,但是澤連斯基依舊希望得到美國政府的安全保障。尤其是在達成和平協議后,美國在烏克蘭駐軍,北約在烏克蘭駐軍,是保證烏克蘭的安全。換句話來說,這其實就是烏克蘭在變相地向美國交保護費,以換取美國的安全承諾。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澤連斯基想借美國之手,收回烏東地區。因為及烏克蘭40%的稀土資源都集中在烏東四州,這也是美國急需的稀土材料。如果烏克蘭不收回失地,美國幾乎不可能和俄羅斯達成協議,在烏東地區開采稀土資源,這會迫使美國在該問題上對俄羅斯施壓,從而實現“曲線救國”的目的。
但是這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美國是否會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還未以任何形式表示,將保證簽署和平協議后烏克蘭的安全。
可以說,澤連斯基出賣烏克蘭的國家利益,犧牲的是烏克蘭未來數代人的共同利益,并且這并沒有換來任何形式的回報。這份協議注定會成為澤連斯基一生的污點,而澤連斯基也必將成為烏克蘭歷史上的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