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
北京市依法保障婦女兒童
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專輯(十二)
案例十二
位某某等人詐騙案
基本案情
位某某以招聘中介機構的名義,與醫療美容機構工作人員勾結,經預謀,在北京多地通過發布虛假高薪招聘信息等方式吸引被害人求職面試。面試過程中以整容才能獲得高薪工作、整容費用可以報銷為由,誘騙被害人在涉案醫美機構,通過與其合作的貸款機構辦理貸款,支付費用,接受整容手術。犯罪團伙將被害人支付的錢款按約定比例分成返利,導致被害人背負沉重債務。
案件辦理情況
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發揮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作用,加強證據收集與運用。通過梳理分析全案證據,將大量電子數據與言詞證據進行交叉比對,檢察機關認為,本案的犯罪手段不同于“空手套白狼”,被害人給付錢款與接受整容手術表面上存在對價關系,但實質上被害人想要獲得的并非整容手術而是高薪工作。犯罪團伙明知不能提供高薪工作,卻以此為誘餌,使被害人陷入只要整容就能獲得高薪工作的錯誤認知并貸款支付整容費用,犯罪團伙非法占有上述貸款,其行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位某某等人在事實與法律面前認罪認罰,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被害人的損失得以挽回。檢察機關在依法辦案的同時,積極溝通、安撫被害人,傳導正確擇業觀;主動與多家主流媒體對接,通過以案釋法,對婦女求職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給出針對性建議與提示,呼吁加強醫美等相關行業管理,共同保護婦女權益。
典型意義
近年來,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更加具有針對性、誘惑力和迷惑性。“招工醫美貸”就是針對女性迫切的求職需求,以招聘之名行詐騙之實,使用虛假高薪招聘信息、虛構事實洗腦式面試、虛假承諾高回報等手段,使求職者的“生計”落入違法者的“算計”。本案的成功辦理,有力懲治了犯罪,促進了行業治理,保護了婦女群眾,入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等11個部委聯合開展的醫美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條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保障婦女的權益。國家采取有效措施,為婦女依法行使權利提供必要的條件。
來源:北京女性
北京市東城區婦女聯合會發布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東城女性
家庭家教家風系列專欄
東城女性
巾幗大學習 今天我來讀專欄
東城女性
兒童友好系列專欄
東城女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