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終于憋不住了,決定要將杰納布河上游兩處水電站開閘放水,而這件事恰恰就發生在印度空軍吃了一場大敗仗之后。
對于巴基斯坦而言,重新獲得水源是可喜可賀的好事兒,因此有可能會“順坡下驢”,與印度進行溝通。
不過,莫迪政府有意愿停火嗎?巴以沖突真的會就此打住嗎?
首先,必須認識到印度的開閘放水并非是“有意示好”,而是一味地攔截水源可能會導致大壩崩潰,最后反噬其身。
開閘,是勢在必行,而從一開始巴基斯坦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里,地理因素決定印度這一政治策略無法長久。
印度先前的“一滴水”都不給流,壓根就是毫無根據地恐嚇。
其次,印度開閘放水需要時機得當,才能被視為緩和局勢的信號,而今雙方都在劍拔弩張,頗有一言不合就開干的信號。
據參考消息報道,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在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進行通話后再次表達對捍衛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將保留采取自衛行動的權利。魯比奧則表示“巴印雙方需密切合作,以緩和局勢”,美巴同意保持聯系。
對比前幾天,巴方態度明顯有了變化,從“堅決回擊”到保留自衛行動權利,給印度留下一個談判的窗口期。
總而言之,如果印度打算以至少3架“陣風”戰機墜毀的結果來結束沖突,巴方可以考慮接受。
盡管印度官方到現在也沒回應墜機的事兒,但這幾乎是公認的事實,畢竟印度網民是可以直接看到巴基斯坦與美國方面的新聞報道。
戰時可以不信巴方,但能不信美國嗎?
有心之人,早就查到歐洲方面已經承認“陣風”墜毀的事實,莫迪政府就是想瞞也瞞不住了。
這樣一來,莫迪就毫無疑問被架在火上烤,每年數以萬計的防務預算,如果只是將印度軍官一個個養得膘肥體壯,結果一上戰場就丑態百出,印人黨不可能高枕無憂地繼續執政。
因此,在沖突可控的范圍內,莫迪急需一場被國際社會所認可的勝利,才能證明自己治下的印度軍隊并非是酒囊飯袋之徒,而巨額防務預算也并沒有都用來買咖喱。
可事實上,從軍事角度來看,印軍無論采用何種打法,都不太可能取得勝利。
空戰方面已經決出勝負,殲-10CE以一敵二,擊落“陣風”之后,基本宣告巴基斯坦空軍享有絕對的制空權,而以此為基礎,印軍地面部隊就算再強悍,也無法突破邊境的火力封鎖。
海戰更是如此,雖然印度海軍擁有航母戰斗群,但在印巴之間的近海根本施展不開,毫無用武之地。甚至航母若被擊沉或擊傷,則是莫迪政府的“政績臉面”被打得啪啪作響。
綜合各方面形勢來看,調停印巴沖突任重道遠,至少現階段還沒到調停的時候,所有人都等著莫迪會不會“自撞南墻”。
如果因為這場本可以避免的沖突,而意外終結莫迪與印人黨數十年的統治,那不僅僅是個人與政治集團的失誤,印度整個國家可能都要走進下坡路。
眼下,印度國債已經出現大規模的拋售潮,端倪初現后,莫迪與印度軍方能不能商量出一個“既要面子,又有里子”的解決方案呢?
時間緊,任務重,莫迪需要盡快給出一個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