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5月9日,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迎來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盛典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以“三大紀錄”成為焦點——規模最大、紀律最嚴、互動最燃,連普京都親自點贊:“這是閱兵式上最大規模的外國軍隊!”
一、震撼!102人中國方陣創紅場紀錄
解放軍儀仗隊此次派出102名隊員,平均身高1.87米,以每分鐘120步的精準步頻、厘米級誤差的隊列行進,在紅場狹長地形中“劈”出一條“中國線”。俄國防部評價其為“外軍方隊典范”,俄羅斯科學院學者更直言:“這是所有隊伍中最整齊的方陣!”
彩排時,五星紅旗高擎在前,隊員們高唱《強軍戰歌》《歌唱祖國》,歌聲響徹紅場。隊員郭興中激動落淚的畫面被鏡頭捕捉,瞬間刷屏海外社交媒體。網友感嘆:“這是中國軍人的熱血與柔情!”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二、文化互動燃爆現場,中俄友誼再升溫
除了軍事素養,中國儀仗隊更以“文化軟實力”圈粉無數。隊員們苦練俄語歌曲《神圣的戰爭》《卡林卡》,用俄語高呼“中俄友誼萬歲,世界和平萬歲”,引發全場觀眾自發跟唱。文化交流環節中,川劇變臉驚艷亮相,俄、老、越等國軍人爭相合影,直呼“中國功夫太神奇!”
隊員張笑濛的故事更添深意。他的太爺爺是抗戰老兵,他現場喊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信念,將閱兵升華為反法西斯精神的國際對話平臺。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三、西方抵制的背景下,中俄聯手捍衛歷史真相
此次閱兵,歐盟多國抵制,美以僅派退伍軍人出席。而中國作為最大外國方隊亮相,與20余國領導人共同支持俄羅斯紀念二戰功績,直接回擊西方篡改歷史的企圖。普京在講話中特別提到中國抗日貢獻,與2023年對二戰盟友的致敬形成呼應,彰顯兩國對歷史正義的共同堅守。
分析指出,中俄通過聯合軍演、檔案共享等行動,正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典范——不結盟、不對抗,卻以行動捍衛二戰勝利成果與國際秩序。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結語:從“參與者”到“塑造者”,中國軍隊的國際角色蛻變
紅場閱兵不僅是軍事展示,更是一場外交博弈。解放軍儀仗隊以“硬實力+軟實力”的組合,打破西方圍堵,塑造中國軍隊和平捍衛者的形象。正如俄媒所言:“這支隊伍的成功,為中國軍事外交樹立了新范式。”
未來,中俄在歷史記憶與戰略協作上的深化,或將為動蕩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力量。而中國軍隊,正以自信之姿,在國際舞臺上書寫新篇章。
本文素材來源:深港在線、羊城晚報、網易新聞等
關注我,聚焦國際熱點,解讀大國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