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大學一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SCI論文14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一事引發社會關注。網友質疑該學生的SCI論文、發明專利與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某華高度相關。5月8日晚,重慶大學發布情況說明稱,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
9日,南都記者獲悉一份發布于2022年的舉報信,舉報劉某華“存在編造實驗內容、變造實驗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當日上午,重慶大學相關工作人員回復南都記者稱,將記錄下該情況反饋專項工作組,一切以后續官方公告為準。
本科生是學術奇才?
SCI論文數量比同獲“國獎”博士生多一倍
5月7日,“重慶共青團”公眾號發布名為《重慶這8位同學獲國家獎學金!》的推文,其中介紹了獲得2024年本專科國家獎學金的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2021級學生劉某喬,文章稱該學生“發表SCI一區期刊論文5篇、SCI二區期刊論文9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南都記者注意到,在前述推文中,獲得2024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一位博士研究生,發表SCI期刊論文也僅有7篇。
公開信息顯示,SCI(科學引文索引)是世界三大檢索系統之一,主要收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重要期刊。南都記者搜索發現,“劉某喬”為署名作者、重慶大學為相關組織的SCI論文有15篇,最新的一篇論文出版時間為今年4月25日,最早的一篇論文出版時間為2023年6月15日。值得注意的是這15篇論文,作者署名均有“劉某華”,劉某喬并非第一作者。
南都記者在中國知網搜索發現,發明人為“劉某喬”的專利有14項,申請時間最早為2016年的4項發明專利,申請人為重慶大學和重慶市第七中學校。這14項專利發明亦均有“劉某華”在列,劉某喬也非第一作者。5月8日晚,重慶大學稱,該校關注到網絡上有關2021級本科學生劉某喬發表論文等情況的討論。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有不當行為,將按有關規定處理。
劉某華是誰?
研究生院副院長 曾有人舉報其學術不端
重慶大學官網信息顯示,該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名為“劉某華”。通過重慶大學官網舊版入口,南都記者在化學化工學院查詢到劉某華的信息,其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慶市121科技支撐示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
9日,南都記者獲悉一份發布于2022年的舉報信,舉報劉某華“存在編造實驗內容、變造實驗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舉報信稱,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劉某華教授、劉某龍教授、陶某元教授及舒某成博士等“在科研論文發表中存在嚴重的編造實驗內容、變造實驗數據及重復發表實驗成果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涉及論文20余篇”,造假成果標注的資助項目涉及多個國家、省、部委課題。
9日上午,南都記者就該舉報信采訪重慶大學黨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暫不掌握此事,他們將記錄下該情況一并反饋專項工作組,一切以后續官方公告為準。
采寫:南都記者 焦明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