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易福紅(豆包AI)
記者8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近日印發的《老年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2025年版)》明確要求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要開設老年醫學科,并細化科室設置、人員配備、服務模式等標準。
新版指南在2019年試行版基礎上修訂而成,強調老年醫學科應當以老年患者為中心,強化老年人群重點疾病的早期篩查與早診早治,在做好各種疾病診療的同時,規范開展老年綜合評估,強化老年綜合征管理與共病處理,加強安全用藥指導,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大限度維持或改善老年人功能狀態、提高其獨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
二級綜合醫院不少于10張床位
根據新版指南,老年醫學科應當設置門診診室、病房、綜合評估室。三級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住院床位數不少于20張,二級綜合醫院不少于10張。老年醫學科門診、病區及相關公用場所應當執行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有關法律法規,進行適老化改造,符合老年患者活動場所及坐臥設施安全要求。同時,應當配置基本搶救設備,包括氣管插管設備、簡易呼吸器、心電監護儀、心臟除顫儀等。鼓勵醫院設置輔助洗浴設備、電動護理床、自主轉運裝置、腸內營養液輸注泵、康復訓練設備等。
每張病床配備醫師不少于0.3名
新版指南要求,老年醫學科要逐步建立多學科團隊工作模式,根據臨床工作需要,主動吸納內科、腫瘤、中醫、康復、精神心理、護理、藥學、營養等各專科醫護人員,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共病診療特色服務,積極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和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從單病種診療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轉變。
在人員配備方面,老年醫學科每張病床應當配備醫師不少于0.3名,配備護士不少于0.6名。老年醫學科醫師配置應當確保落實三級查房制度。鼓勵醫院配備康復治療師、營養師、心理治療師、臨床藥師等人員。
焦點
老年醫學科發展三大瓶頸
患者不信任、醫學人才不足、醫保打包報銷難
老年醫學科,令不少人覺得陌生。老年醫學科緣何重要?如何推動老年醫學科快速發展,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醫、醫有所靠?
老年醫學科主要收治患老年綜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顯示,中國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除自身疾病外,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功能下降,也會有諸多癥狀,但易被專科醫生、患者、家屬誤認為是衰老的自然現象,無法及時救治。
瓶頸
醫學人才不足 資金給付難
當前,老年醫學科發展仍面臨一些瓶頸。
多地老年醫學科醫生坦言,一些老年患者的傳統就診觀念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老年患者經常是在專科掛號解決不了問題,或不知道掛哪個科時,最后才掛老年醫學科。
有專家表示,一些二級及以上醫院并未設置獨立建制的老年醫學科,存在掛靠于中醫科、康復科、心血管科、神經科等科室的現象。
目前,一些基層醫院引進老年醫學人才仍存難題。
一方面,是因為老年醫學科的工作較為綜合,對醫生全科能力要求較高。“老年病有幾大特點:多病共存、多重用藥、病情隱匿、主訴不明確、癥狀不典型,對診斷治療護理都有更高要求。”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李旭紅說。但另一方面,老年醫學科醫生的收入相對較低,發展空間仍存局限。
記者采訪了解到,老年醫學科患者普遍年齡較大、病情更復雜、住院天數更長,平均住院一般在10天左右,高于其他科室的平均3至5天。
有一線醫生坦言,以一位有8種疾病的95歲高齡老人為例,如果僅住院三五天就出院,無法全面掌握患者情況。但醫院要應對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轉率等多個考核指標,易壓床、超指標、超費用、病情疑難復雜的老年患者,可能會讓一些醫院感到為難。
“目前醫保實施單病種打包付費,但來我們科室住院治療的老年病人往往有多種疾病。比如一位老人患有三種疾病,而醫保只能按一個病種付費,這和老年醫學的整體診療理念是不匹配的。發展老年醫學科,仍需具體政策、專項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一名業內人士坦言。
建議
完善評價體系,加強人才培養
多位業內人士呼吁,發展老年醫學科,需要進一步完善醫療評價體系、人才培養模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單病種管理的常規路徑不適用于多病并存的老年人,應建立與老年醫學科發展相適應的醫療評價體系;同時,鼓勵醫療機構打造老年醫學多學科協作團隊,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
專家建議,老年醫學科建設應當有標準規范的設計,并建立督導制度;制定一套老年病的評估機制和管理流程、方案,規范老年患者臨床診療,合理管理用藥,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多位專家呼吁,應貫通老年醫學本科、研究生培養和繼續教育,將老年醫學知識納入醫學教育課程體系;支持老年醫學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增設老年醫學專科培訓基地,更好滿足人才培訓的實際需要。
知多D
老年醫學科,看什么病?
老年醫學科作為一個專門為老人設立的獨立的學科,診治老年人常見的各種內科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胃炎、便秘、肺炎、支氣管炎、腦梗、記憶減退、骨質疏松等等,診療范圍涉及內科的各個領域。
只有符合以下情況的老年人才適合到老年醫學科就診。
1.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高尿酸血癥、代謝綜合征、認知障礙、便秘、反流性食管炎、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不良、肌肉減少癥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群。
2.同時合并多種疾病的人群
同時患有上述慢性疾病,針對不同疾病在各個專科制定了相應的方案,需要使用多種藥物。
服用的藥物有無相沖突成分?是否有可以“一箭雙雕”的藥物?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不良反應會不會增加?這些問題在老年科門診也可以得到綜合的用藥指導。
3.有手術計劃的中老年人
近期有手術計劃,又患有各種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可以在手術前到老年醫學科進行術前風險評估,為手術做好充足的準備。
4.完善各項檢查后需要深度解讀報告的中老年人群
老年醫學科門診為中老年患者提供專業、深度的報告解讀并針對性地進行進一步處理,后續隨診。
整合:易福紅
來源:新華社 央視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