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晚,北京科技大學第十二屆貝殼青年藝術節系列活動——“琴笙三秋 鼎韻春秋”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成立30周年專場音樂會在我校教職工禮堂順利舉辦。北京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黨委書記、校學生藝術團顧問王鸝,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長林,校團委書記王海波,教師工作部副部長李霞飛,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劉震,保衛處副處長楊健,工會副主席張百年,后勤集團副總經理、前民樂團揚琴首席楊綺雯與300余名師生共同欣賞了演出,線上直播吸引千余名觀眾觀看。
北京科技大學民族管弦樂團是一支聲部建制齊全、演出風格多樣,融演出、演奏和教學為一體的大型民族管弦樂團,榮獲“北京大學生藝術團”稱號。鎏音民族室內樂團于2017年成立,隸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民族管弦樂團,以打造一支極具北科大特色的高水平民族室內樂團為己任,始終秉持中西合璧、融會貫通的原則,以民族音樂為紐帶,立足校本文化,堅持傳承、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
演出現場
整場演出演奏了9首經典與新創曲目,配合老團員云端寄語、口述團史等特別環節,完整呈現民樂團30年傳承脈絡。指揮譚喜露執棒領銜,新老團員同臺獻藝,線上線下超1300名觀眾共享國樂盛宴。
上篇 山水頌歌
音樂會在常任指揮譚喜露的帶領下,以《山語·幻》拉開序幕。這首由戚浩笛創作的曲目,以唐詩《賦山》為靈感,用現代手法描繪山水意境。
《樂水》曲風輕快活潑,富有朝氣,通過馬林巴與民樂的配合,展現溪流匯聚成河的生動畫面。
《九兒》以山東高密民間音樂為根基,融合傳統樂器的特色,配合女高音高亢激昂的演唱,詮釋中華兒女的豪邁情懷。
《功夫熊貓》主題曲則用竹笛與京劇鼓點營造出獨特的武俠氛圍,為觀眾打造了一副美輪美奐的聽覺盛宴,也為上半場演出畫出了圓滿的句號。
中場 歲月光輝
中場視頻回溯了民樂團30年的光輝歷程和歷任團長風采。樂團第一任團長劉克明學長通過視頻為現場團員和觀眾獻上深情寄語。
隨后,2014-2015年老團長史家興登臺分享了他與樂團的故事,帶領觀眾重溫了樂團發展歷程中的珍貴記憶。
張宗博、劉嘉澍、敬樹坤三位老團長重返舞臺,和民樂團共同帶來下半場的精彩演奏,引起了現場的熱烈掌聲。
下篇 鎏金華章
下半場以經典曲目《金蛇狂舞》開場,樂句逐步緊縮,情緒層層遞進;鑼鼓節奏鏗鏘有力,旋律明快激昂,歡慶氛圍將演出推向高潮。
《印象國樂·大曲》取材敦煌古樂譜,震撼的合奏展現了中華文明從盛唐輝煌到近代奮斗的壯麗畫卷。
《鎏金》以北科銀杏為原型,通過樂器描繪四季變遷。展現出銀杏葉靈動和富有生機的樣子。
《春華秋實》寓意耕耘與收獲,表達了對奮斗與成就的贊美,是中國傳統音樂與現代技法的完美結合。
音樂會最后以戚浩笛為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特別創作的《破曉》作結,特邀學生合唱團共同演繹,描繪了沖破黑暗迎接光明的壯麗歷程,展現面對困難時不屈的精神與永恒的希望。展現出北科人以堅定信念沖破黑暗的銳意進取。
本次專場音樂會作為第十二屆貝殼青年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成功打造了一場融匯多民族音樂精髓的藝術盛宴。今后,學校將以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回信精神為指引,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勇擔時代使命,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近期專題 歡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體工作室
來源 | 校團委青年文體活動指導中心
責編 | 芯芯
校核 | 小丸子
值班編委 | 李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