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
擁有超過140年建團歷史
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俄羅斯史上最舉足輕重的樂團之一”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
Nikolay Alexeev
卡拉揚國際指揮大賽大獎得主
俄羅斯“人民藝術家”榮譽獲得者
丹尼爾·哈里托諾夫
Daniel Kharitonov
俄羅斯“鋼琴王子”
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獲獎者
#6月29日
2025年 周日 19:30
演出地點:琴臺音樂廳
他們將攜手以最純正的俄羅斯之聲,呈現著名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及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
圣彼得堡愛樂樂團
武漢音樂會
演出信息
2025年6月29日 周日 19:30
7:30pm, Sunday, June 29, 2025
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武漢音樂會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uhan Concert
首席指揮: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
Nikolay Alexeev, chief conductor
鋼琴:丹尼爾·哈里托諾夫
Daniel Kharitonov, piano
#曲目 /Program: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
降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10
Piano Concerto No.1 in D flat major, Op.10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 Dmitri Shostakovich]
C大調第七交響曲,Op.60
Symphony No. 7 in C major, Op.60
#原票價 / Ticket:
¥ 80/180/380/580/880/1080
(部分價位已售罄)
購票:
*購票享音樂廳本身會員折扣
*本場演出1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米以上兒童憑票入場
#建議購票渠道:
琴臺音樂廳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保利APP等
還記得2023年他們來現場的盛況嗎?這一次原班人馬,他們將再次來到武漢琴臺音樂廳。你可不能錯過了哦~
2023年武漢演出現場
#輝煌團史鑄就純正俄羅斯之聲
- 圣彼得堡愛樂樂團 -
圣彼得堡愛樂樂團的歷史可追溯到1882年受亞歷山大三世旨意而建的宮廷合唱團,后于20世紀早期演變為宮廷管弦樂團,在俄羅斯首演了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英雄生涯》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第一交響曲》、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斯克里亞賓《狂喜之詩》及斯特拉文斯基第一交響曲。
指揮家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
1917年,樂團晉升為國立樂團,俄羅斯著名指揮家、低音提琴演奏家塞奇·庫塞維茨基擔任首席指揮一職。1938年,指揮家穆拉文斯基加入樂團,開啟了讓無數樂迷敬仰的“穆拉文斯基時代”。在其執棒的半個世紀中,樂團的演奏水平日漸提高,并躋身世界頂尖樂團行列。1988年,指揮大師尤里·特米爾卡諾夫接棒穆拉文斯基,成為樂團的首席指揮。這位指揮大師執掌樂團三十余年,更有樂迷將特米爾卡諾夫大師引領樂團前進的時代稱為“后穆拉文斯基時代”。2022年,與樂團合作二十多年的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成為樂團的首席指揮。
#俄羅斯“人民藝術家”榮譽獲得者
-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 -
2022年,與樂團合作二十多年的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成為樂團的首席指揮。阿列克謝耶夫畢業于列寧格勒格林卡合唱學院和列寧格勒音樂學院,跟隨米哈伊洛夫學習合唱指揮,并在楊松斯指導下學習歌劇與交響樂指揮。后在基洛夫劇院(現馬林斯基劇院)學習,師從特米卡諾夫。
作為卡拉揚國際指揮大獎、瓦茨拉夫·塔利赫大獎以及日本民主音樂協會大獎的獲得者,阿列克謝耶夫的藝術造詣毋庸置疑。他曾受邀執棒國內外眾多知名交響樂團,如薩格勒布愛樂、莫斯科愛樂、俄羅斯國家交響、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鹿特丹愛樂、德累斯頓愛樂、斯圖加特愛樂、哥本哈根愛樂、柏林交響、巴爾的摩交響、利物浦皇家愛樂、BBC蘇格蘭交響以及新日本愛樂等樂團。
#俄羅斯“鋼琴王子”
- 丹尼爾·哈里托諾夫 -
丹尼爾·哈里托諾夫出生于俄羅斯遠東的南薩哈林斯克,2015年,年僅16歲的哈里托諾夫在第十五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憑借出色表現榮獲三等獎,同年他還在克萊涅夫莫斯科國際鋼琴比賽中取得一等獎。這位耀眼的天才新星在每一次演奏中,都以年輕生機和強大表現力感染著觀眾。
2013年,哈里托諾夫與捷杰耶夫指揮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成功首演,此后陸續登上莫斯科最重要的音樂殿堂。他曾合作的著名指揮和樂團還包括:斯皮瓦科夫與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費多謝耶夫執棒與柴科夫斯基交響與團、阿什肯納齊與倫敦室內管弦樂團、伊萬·費舍爾與布達佩斯節日管弦樂團、赫拉斯-卡薩多與NHK交響樂團等。
#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
- 聆聽俄系經典大師作品 -
他們再度來到音樂廳,在六月奏響恢弘樂章,令人期待。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降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這是普羅科菲耶夫在彼得堡音樂學院求學期間,獻給老師齊爾品的作品,他自己稱這首作品“在樂念與表現這兩方面,是我第一個成熟的作品”。樂曲的結構繼承了李斯特以來單樂章協奏曲的傳統,包含快速、慢速和快速三個部分,結構嚴謹,發展富于邏輯。整體音樂風格呈現大膽的幽默和風趣、技藝高超的“托塔卡式”以及明朗的抒情性等等。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C大調第七交響曲》
又名《列寧格勒交響曲》,是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創作于戰火紛飛的1941年,具有強烈的俄羅斯史詩抒情風格。這部交響曲給人感覺是一段英雄的征程,希望與交織其中,給當時被圍困、忍饑挨餓的列寧格勒民眾帶來了希望,震撼心靈。
2025年6月29日
來音樂廳與他們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