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豆包輸入“大學校區爛尾”后,豆包回答中把宿遷學院新校區列為爛尾案例。5月10日,宿遷學院黨委宣傳部相關人士回應現代快報記者時表示,該校新校區除了變更建設主體,其他事情不存在任何變數。對于被豆包列為“爛尾案例”,校方認為是豆包采用了網上的假消息。
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校方之所以變更建設主體,是因為之前程序上不符合要求,存在疏忽。
豆包將“宿遷學院新校區”描述為爛尾案例
近日,有網友通過豆包搜索“大學校區爛尾”,得到的回復中,“宿遷學院新校區”被列為國內首個案例展示,并描述稱:“宿遷學院:新校區2022年8月和2023年12月,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宿遷學院核發4本《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提供173.0533公頃國有建設用地用于建設新校區。2025年5月6日,該局發布公告,稱宿遷學院已停止建設新校區4個項目,不再繼續使用相關土地,該校申請無償收回該土地使用權。”
對此,該網友不禁發出疑問,“宿遷學院在豆包上成了大學爛尾案例?”不少網友留言回應表示,“都建得差不多了,怎么可能爛尾?”“真的假的?”
校方:沒有爛尾,預計年底竣工驗收
事實上,5月6日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公告,收回宿遷學院新校區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確實引發廣泛關注。
公告內容與豆包回復描述一致。公告表示,目前該校已停止建設宿遷學院新校區4個項目,不再繼續使用173.0533公頃國有建設用地,并向該局申請無償收回新校區4個項目共173.0533公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公開資料顯示,宿遷學院新校區位于宿遷湖濱新區,2022年9月29日開工建設,總用地2600畝、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60億元,是宿遷建市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公益類項目。
對于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收回新校區4個項目用地使用權的原因,宿遷學院相關人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為了程序更規范和科學,該校新校區變更建設主體,由宿遷學院變更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建設完成后移交宿遷學院辦學使用,資產轉由省教育廳管理。
該人士表示,目前新校區建設有序推進,將保持進度不變、投入不變、搬遷時間不變,預計今年底將完工,2026年秋季啟用。
宿遷學院、當地自規局承認之前規劃有疏忽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如果新校區、老校區的主體都是宿遷學院的話,程序上就無法進行置換。這個程序上可能存在的問題,之前為什么沒有考慮到?
對此,宿遷學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原來的規劃在程序上確有疏忽。
5月10日,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解釋稱,2020年,宿遷學院由地方民辦高校改制為省教育廳主管的省屬公辦本科院校。最初規劃宿遷學院新校區的建設時,時間緊任務重,忽略了宿遷學院身份的變化,未將新校區的建設主體變更為宿遷市教育主管部門,依然把宿遷學院作為建設主體。
新校區投資和建設都是宿遷市政府負責,原計劃新校區建好后與老校區進行置換,新校區交由宿遷學院使用,老校區交由宿遷市政府。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新校區、老校區的主體都是宿遷學院的話,程序上就無法進行置換。所以,現在只是走一個程序問題。新校區建設主體交由教育主管部門,建好后再與老校區進行置換。
但對于因工作疏忽是否追責等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沒有表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楊亦文 王瑞
圖片來源:宿遷城投、網絡截圖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