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臺灣《自由時報》網站報道,臺軍向美采購的首批“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去年10月運交抵臺,首批16枚ATACMS陸軍戰術導彈也已在今年1月7日交運臺灣,預計下周“海馬斯”系統將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首次實彈射擊。報道稱,據臺陸軍發布的射擊通報,5月12日起,臺軍將在屏東滿州、九鵬地區進行“地面武器射擊”,射擊時間為上午8點至12點及下午1時30分至5時,最高射高2萬英尺(1英尺約合0.3米)。
美菲近日在馬尼拉啟動 2025 年度 " 肩并肩 " 聯合軍事演習(資料圖)
美菲近日在馬尼拉啟動 2025 年度 " 肩并肩 " 聯合軍事演習。時事評論員宋忠平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臺軍此時在位于巴士海峽北部、臺灣島東南部的屏東基地進行首次 " 海馬斯 " 系統實彈試射,是配合美菲軍演,顯示其有 " 控制三巴海峽 ( 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巴布延海峽的統稱 ) 海道和封鎖第一島鏈 " 的所謂能力。宋忠平認為," 海馬斯 " 系統加上 ATACMS 戰術區域導彈,射程可達到 300 公里,對臺海局勢或可造成一定影響。
這批“海馬斯”是去年11月由美方交付后運到島內的,一共到了11套。而自從民進黨當局知道訂購的“海馬斯”要到貨后,就將“海馬斯”宣傳成了某種“殺器”,還聲稱其發射的ATACMS陸軍戰術導彈能打300公里,“足以打過臺灣海峽”。這樣的話術讓人無比眼熟。雖然烏克蘭問題與臺海問題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但基輔政權和民進黨當局卻在某種程度上有著非常相似的思維模式,都覺得“海馬斯”等美國裝備是足以改變軍事力量對比的“神器”。
美國“援助”臺灣(資料圖)
今年1月7日,美國又向臺灣交付了16枚配套的ATACMS戰術導彈,其射程最遠可達300公里。臺軍方面聲稱海馬斯火箭炮可以在解放軍登陸時發揮“關鍵作用”,誠然海馬斯具備攻擊海上移動目標的能力,不過臺島的地形地勢并不能發揮海馬斯火箭炮的高機動性,尤其是在臺灣島以西并沒有類似烏克蘭那樣的大平原適合躲藏,而解放軍的大規模登陸船團,也會是在多輪空襲和遠程打擊后進行,屆時還剩多少海馬斯?臺軍心里也沒有底。
國臺辦表示,民進黨當局煽動兩岸敵意對抗只會加劇臺海動蕩,搞窮兵黷武只會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妄圖“以武謀獨”只會讓臺灣兵兇戰危。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臺灣社會主流民意,誰也無法割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誰也阻擋不了兩岸同胞共謀發展的步伐。只有堅定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之路,才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維護臺灣同胞安全福祉的正道。
秘密運輸(資料圖)
國臺辦早就把話撂下了,說臺灣買多少美國武器都是白搭,"倚美謀獨"就是死路一條。要論火力覆蓋,解放軍手里握著的是"管夠"的導彈庫存,真要動起手來,哪還輪得到臺軍的"海馬斯"逞能。說白了臺當局這就是病急亂投醫。花大價錢買來的"海馬斯",還沒開火就被扒得底掉,運輸路線被人摸清,天上還有無人機盯著。這種拿戰術小聰明當戰略大招的把戲,就跟小孩拿水槍嚇唬大人似的。
從昔日的“雄風”直至當下的“海馬斯”,顯而易見,伴隨解放軍力量的持續壯大,綠營勢力愈發急切地想要構建“以武拒統”的能力。但實際狀況卻是,不管是其防務部門內部出現的情報外泄、貪污腐敗等狀況,還是其采購的武器裝備在數量和性能方面不具備戰略價值,都讓綠營勢力的這一連串舉動宛如“跳梁小丑”。我們期望他們能夠直面現實、接納和平統一,切勿忤逆歷史潮流,不然,只會既害他人又害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