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5年5月10日,環球網報道,有市民在大連西山水庫發現了一群體型十分龐大的怪魚,它們渾身黝黑,身上幾乎沒有鱗片,嘴巴上還長著很多的“胡子”。
即便是有很多年捕魚經驗的老漁民或者是釣魚愛好者,他們有時也會釣上來一些長相奇怪,叫不上來名字的魚。
這些魚有可能是什么新物種,也有可能是“消失”很多年的珍稀魚類,但同時它們也有可能是某種外來入侵物種。
那么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怪魚呢,它又為什么會出現在這片水域中呢?
?【·發現“超大怪魚”·】?
發現這群奇怪的大魚的人是王先生,在5月6日的下午,他在西山水庫附近散步,沒想到原本風景秀麗,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突然浮現了一抹黑影。
王先生一下就被吸引了目光,他本身就對大連水域中的魚類比較了解,就想看看這究竟是什么魚。
結果他仔細湊近一看,居然發現這些魚很陌生,從前沒見過。
這些魚的個頭很大,一群有六七條,在水里撲騰的聲音很大,游動的速度也很快,王先生眼尖的發現,其中有一條體長接近1米。
體型如此龐大的魚類在淡水水域中是很少見的,他一時看不出究竟是什么魚,就想捕一條看看。
王先生很快就抓到了一條,這條魚的體長超過了50厘米,至少也有五六斤重,身上很光滑,沒什么魚鱗,皮膚顏色黝黑,嘴巴上還長著“胡子”。
雖然近距離觀察了這條魚,王先生還是沒能認出來這究竟是什么魚,于是他就對著魚拍照,在手機上搜索,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
他驚訝的發現,這條魚與外來物種“埃及塘鲺”的外形特征十分相似,并且還有很強的破壞力,在很多地方,它都已經被列為了入侵物種,被重點關注,并且不允許放生。
之后也有專家根據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資料進行了辨認,確定這就是外來入侵物種,革胡子鯰,也就是埃及塘鲺。
?—【·“入侵”中國·】—?
埃及塘鲺原產于非洲尼羅河流域、中東及其周邊地區,適應力極強,它可以在多種類型的淡水體中生存,包括湖泊、池塘、溪流、水渠甚至污染嚴重的水體。
它們進入中國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
由于其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養殖效益高,最初被引入作為水產養殖魚類進行試驗,它們的繁殖周期短,一年可繁殖多次,且每次產卵數可達數萬顆,孵化率和成活率極高。
但隨著養殖管理不善、極端天氣及人為棄養等原因,部分個體逃逸至自然水體中,從而開始擴散。
在中國南方如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湖南等地多有記錄,部分北方城市的溫室養殖區也發現野生個體。
在一些地區,漁民和市民甚至在水田、排水溝、小溪等地撈到埃及塘鲺,加劇了其擴散的隱憂。
它們對于生活環境的容忍度很高,2024年12月26日,魯中晨報報道,廣西南寧的工人在清理城市下水道的時候,就從其中捕獲了很多的埃及塘鲺。
這種魚不僅能忍受極端環境,還能靠吃一切能吞咽的東西維持生存,是典型的雜食性掠食者,攝食范圍包括水生昆蟲、小魚、小蝦、蠕蟲、腐肉、水草等,有時甚至捕食鳥類雛鳥或兩棲動物,比如鴨子和鴿子。
此前還有專家做過實驗,把一頭死豬扔在了養殖埃及塘鲺的魚塘中,很短的時間里,豬就被啃食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然而這種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極強的生物,它們的出現對中國本土魚類和水域環境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埃及塘鲺·】——?
埃及塘鲺體型粗壯,呈圓筒形,體長可達1.7米,常見個體多在30厘米至80厘米之間,體重可達60公斤,是鯰魚家族中的“大塊頭”。
它的皮膚裸露無鱗,覆蓋著一層黏液,呈灰黑色或青褐色,腹部略帶淺色,由于皮膚柔韌,鰭棘堅硬,它對外界傷害有較強抵御力。
埃及塘鲺最具標志性的,是其口周圍四對觸須,尤其是上頜兩對觸須特別發達,可用來感知水中微小的電流和振動,幫助它在渾濁或黑暗水域中尋找獵物。
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它的輔助呼吸器官,迷鰓系統。
這一系統允許埃及塘鲺在缺氧或干涸水域短時間脫離水體呼吸空氣,因此它可以在濕潤的陸地上“行走”,尋找新水源,這為其擴散提供了驚人的生態彈性。
這種原產于非洲的鯰魚,以強大的適應能力和驚人的生存韌性成為了非常具有破壞性的外來物種之一。
在我國多地,它的出現打破了本土水域的生態平衡。
作為頂級掠食者之一,埃及塘鲺的食譜包括大量小型魚類、兩棲動物和水生無脊椎動物,這些往往是本土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捕食后會導致食物鏈斷裂。
例如中國本土的鳑鲏、鯽魚、斑鱖、黑斑蛙等小型生物,都可能成為它的獵物。
埃及塘鲺攝食廣泛、活動范圍大,會與本地經濟魚類如鯉魚、鯽魚、鰱魚等產生食物和空間競爭,導致本土種類數量減少,種群退化。
由于其雜食特性和排泄量大,埃及塘鲺在高密度水體中活動會攪動底泥,導致水體渾濁、富營養化,進而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條件。
埃及塘鲺可能攜帶異地病原體、寄生蟲等,而且它們的食性很雜,生活環境“臟亂差”,一旦傳播至本土魚類,將引發大規模水產疾病,增加養殖風險。
面對外來物種的威脅,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飼養、隨意放生,保護好我們本土的生物和生態環境。
參考:
環球網《大連西山水庫出現成群黑色大魚,最長近一米!專家確認系外來物種埃及塘鲺》,2025-5-10
魯中晨報《廣西南寧下水道清淤時,從管道里抽出很多鯰魚》,2024-12-26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外來物種請“自重”》,2023-2-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