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珊 南沙報道
今年以來,香港“高才通”計劃、廣東“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引才育才行動火熱展開,吸引著全球人才正如候鳥一般,飛抵大灣區尋覓發展機遇。
5月10日,來自粵港澳三地50余家人才專業機構的資深代表齊聚南沙,參加“潮涌灣區 才鏈全球”粵港澳人才協同發展高峰研討會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協同發展生態聯盟(簡稱“聯盟”)2025年會,分享聯盟成立一年來人才工作取得突破進展,以及未來面向全球引才的暢想。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廣東聯絡部主任范克勝,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廣東聯絡部副部長任鐵健,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澳門人才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黎玉燕,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劉國強,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出席活動。
作為實體運作的民非組織,廣州市南沙區粵港澳人才協作中心也在現場舉行了揭牌儀式?!皣曳浅VС帜仙车陌l展,今天的會議組織了很多的專家學者和社團參加,我們也了解到了南沙很多好的機制和建議。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協同發展生態聯盟有了實體運作,各個機構也加以內容進去,大家就可以共建很多的事情。”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會長楊潔說。
構建“灣區標準”賦能人才協同
“今年我們只是經過‘高才通’計劃,從全球包括內地吸引了10萬人,整體的人才計劃吸引了大概30萬人?!焙螁⒚鹘邮苣戏截斀浫襟w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香港人才需求方向除了金融業、貿易、物流、酒店服務業等傳統產業之外,重點在于新興的創科產業,他透露,今年十月發布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施政報告還將提出更多人才新方案。
何啟明介紹,近年來,在灣區人才標準的建設探索之下,廣東省人社廳與香港、澳門有關部門共同推動,落地了“一試多證”技能人才評價合作新模式,考生一次考試合格,可以同時獲得廣東省技能人才評價證書、香港專業能力評估證書或澳門職業能力證明書等職業資格證書,這讓更多大灣區不同領域的技術能手,可以在更大的平臺施展能力。
據官方發布,“一試多證”工作已經開展考試的工種包括維修電工、設施管理師、美容師、美發師、餐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等,粵港澳三地累計組織182批次、5099人次參加“一試多證”考試,4002人獲得相關技能證書。
澳門專才發展學會會長高俊輝介紹,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卓越工程師研修班已舉辦了四期,成為了各行各業杰出人才交流的平臺。去年11月,澳門大型原創音樂劇《星辰大?!べ呛!费惭輳馁呛9世锬仙硻旌随倖⒊蹋@既是一次紅色文化之旅,也是澳門文藝原創作品“走出去”的藝術之旅。這部音樂劇的總監制、澳門音樂產業協會會長蘇耀光就是卓越工程師班的學員,他也通過工程師班成功對接大灣區的資源,推動了巡演。
今年初,廣東也向海內外學子發出了“百萬英才匯南粵”的誠摯邀請,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南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之一,瞄準“2025年引進1萬名大學生”目標,今年以來已舉辦各類招聘會56場,并且配套創新發布了“圖南之智”“青出于南”等青年人才發展全周期增量政策,帶動青年學子對南沙的關注熱度空前。
在3月中的廣東省“百萬英才匯南粵”大型招聘會(簡稱“招聘會”)現場,南沙展廳吸引了1萬多名大學生前來咨詢政策,收到6000多份大學生求職簡歷,每天平均接收300多名大學生的免費住宿申請。
人才選擇廣東、選擇粵港澳大灣區,一看前景、二看土壤。在楊潔看來,大灣區之所以吸引人才,正是能夠賦能青年就業創業所需的各方面素質,讓青年與企業進行更加精準的匹配對接?!皬V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也在招聘會上設展位,找了很多從企業出來的導師,專門為1萬個學生去做職業生涯規劃?!?/p>
“今年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了‘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和‘標準領航’的思路。我們正在聯動三地的社團組織、企業和專家學者,率先聚焦在民生領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開展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標準體系的建設。”楊潔表示,該項標準建設工作已經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批函,將人才培養、評價、選拔和管理等方面,推動“灣區標準”成為粵港澳三地規則機制“軟聯通”的重要抓手。
讓全球人才先在灣區自由“動”起來
“我們能不能先推出一個大灣區人才證,港澳地區引入的國際人才,可以很快解決內地簽證問題?”
“為了人才協同,貨物、資金、數據方面的大灣區自由流動,能不能再提速?”
“粵港澳三地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能不能先實現共享管理?”
在三場分別圍繞“聯合引育人才機制創新”“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深化粵港澳科技合作”主題開展的研討會上,三地十余名從事人才服務多年的嘉賓,結合工作中看到的人才需求、痛點提出了諸多創新的設想和思考。
“粵港澳三地是‘一國兩制’、有三個司法區,所以我們聯盟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從政策層面、體制層面打破這些障礙?!毕愀蹆灢偶皩2艆f會主席駱勇分享,“因為我們做人才工作好多年,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是最重要的。聯盟很重要的一個基礎性的工作,就是通過三地人才的交流和項目的合作,讓大家多交流、多合作、多融通。這是我們會繼續做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領域,南沙率先推動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的工作也贏得了多位專家的點贊。2023年,南沙發布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包含港澳臺證書84項、外國證書62項,國際不同專業、不同水平的人才,可以在南沙無縫對接相關職業資格認可和人才補貼政策。今年6月1日起,《廣州市南沙區港澳專業機構和港澳專業人士執業實施辦法》也將正式實施,港澳青年有機會在南沙從事工程建設、城市規劃、醫療、動物醫學、教育、旅游等專業領域的工作,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
何啟明介紹,香港具有科創資源豐富、人才發展環境國際化等優勢,正加強與灣區城市協同聯動,引進國際化高端人才,“我們希望國際人才在香港落戶之后,來到南沙發展產業。也希望更多的、不同國籍的人才來到大灣區,一起去發展大灣區大概7000多萬人口的市場,以及全國14億人口的市場”。
近年來,南沙積極促進人才跨境便利執業,建立人才往來港澳簽注綠色通道,實施“外國人240小時過境免簽”等一批出入境停居留便利措施。面向港澳,《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賦予了南沙“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的優惠政策,數據、資金、科研物資跨境便利流動,在營造融通港澳、接軌國際的人才發展環境上,更具有國際吸引力。
高俊輝亦分享,澳門專才發展學會也將在國際人才方面積極開展工作,今年8月將前往東盟國家開展大灣區人才政策宣講,并且邀請當地代表在10月來到澳門,與大灣區人才相關機構進行進一步的對接,從而加快引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