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化市政務服務中心,有這樣一位民族宗教事務局派駐的工作人員,他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熱情服務,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就是敦化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朝鮮語翻譯李春一。
2006 年,李春一踏上工作崗位就與朝鮮語翻譯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僅2024年,李春一翻譯公章6365枚、牌匾3655塊、證件52個,各類材料共計23萬余字。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李春一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工匠,精心雕琢著每一個翻譯作品,力求做到準確無誤。政務翻譯工作不僅是簡單的文字轉換,更是民族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他嚴格遵照《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語言文字工作條例(修訂)》規定,使用規范的朝鮮語詞匯。遇到新詞術語、專業性詞匯時,多方查詢資料,確保每一個翻譯都準確無誤。
除了日常的文字翻譯,李春一還積極投身于招商引資工作。2024年,李春一為多個單位的招商引資工作提供語言服務,接待外國客商6批次,提供了共計7天的現場交替翻譯服務,翻譯涉及招商引資文字材料。李春一的專業翻譯,為敦化市的招商引資工作注入了強大的助力。
在促進民族團結相關的活動中,李春一為各類州慶文藝晚會、運動會、節日慶典活動提供及時準確的朝鮮語翻譯服務,讓各族群眾能夠更好地交流和互動,為營造和諧的民族團結氛圍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這些活動不僅是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平臺,也是各民族增進了解、加深感情的重要契機。
李春一始終保持著一顆善于學習的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質量。他積極參加各類民族語言培訓,汲取知識的養分。2012年2月,憑借個人精湛的朝鮮語翻譯能力,他被抽調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全國兩會朝鮮語翻譯工作。2021年2月,他再次被抽調到全國兩會民族語翻譯組,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使命。這些經歷,是他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有力見證。李春一如同一只不斷蛻變的蝴蝶,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為民族團結事業提供了更堅實的支撐。
政務服務的核心在于服務群眾,李春一將這一理念貫徹于工作的始終。在翻譯牌匾時,他不局限于簡單的文字轉換,而是設身處地為辦事群眾著想。他詳細告知辦事群眾關于前置工商名稱預先核準、后續城管牌匾審批備案、美廣社牌匾制作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和注意事項,讓辦事群眾對政策掌握了解到位,對整個牌匾審批制作流程心里有數。在政務服務中心,李春一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積極配合大廳做好午間不間斷服務,無論多忙多累,面對辦事群眾時,總是面帶微笑,耐心解答問題。
在政務大廳這個小小的工作崗位上,常有群眾前來咨詢,即便所涉業務不屬于他所在的窗口,他也總是毫不猶豫地主動迎上前去。面對各族群眾,他用易懂的語言,耐心解釋,確保他們了解每一個環節。李春一明白,自己所做的每一點努力,都在為民族團結匯聚力量。他矢志不渝地堅守在這個平凡卻意義重大的崗位上,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斷為民族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正是有像李春一這樣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工作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添磚加瓦,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張植塽)
來源:敦化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