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遠安縣沮河濕地,一群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正在水面嬉戲。距離它們棲息地附近,是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湖北交投建設集團承建的襄宜高速宜昌段四標項目響玲崗大橋建設現場。4月30日,襄宜項目趕在汛期來臨前完成涉河下構施工。
襄宜高速用心用情守護“鳥中大熊貓”的綠水青山
智慧巧思,為候鳥留出安靜空間
為保護沮河濕地,設計階段運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構建三維BIM模型,精準模擬橋梁平面布局與高程參數。經多方案比選,將主跨結構由原設計30米優化至40米,減少橋梁樁基24根(其中涉水樁基8根),水上作業周期縮短20%。施工采用靜音旋挖鉆機替代傳統沖擊鉆,將鉆孔產生的泥漿集中輸送至河道兩側的沉淀池進行分層處理。該方案在控制施工噪音的同時,有效阻斷泥漿入河風險,為棲息于該水域的中華秋沙鴨構筑生態屏障。
循環再生,建筑廢料“煥新重生”
建設集團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優化全線棄渣場設置,開展環保專項評估,創新推行“三邊工作法”——邊棄渣、邊碾壓、邊覆綠。在渣土分層碾壓夯實處理階段同步實施覆土作業,并于覆土層均勻播撒適生草籽;施工全周期貫徹植被培育措施,形成工程防護與生態修復一體化作業模式。此外,集中收集建筑廢料,經沉淀固化處理后進行資源化再生利用;在拌合站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創新應用分級沉淀工藝,將泥漿廢水轉化為pH值達標的生態用水,反哺項目建設一線的植被養護,形成“廢料再生—凈水回用—生態涵養”的良性循環。
襄宜高速用心用情守護“鳥中大熊貓”的綠水青山
企地攜手,共繪護鳥“同心畫卷”
由襄宜項目青年黨員、團員等技術骨干與花林寺鎮村民共建的“紅馬甲護鳥聯盟”構筑起生物多樣性保護屏障。他們創新開展“識羽課堂”生態講堂,向村民發放《秋沙鴨保護指南》;實施河岸帶網格化巡護并同步發起中華秋沙鴨棲息地環境保護行動。村民們感慨:“志愿者們不僅教會辨認中華秋沙鴨的幼鳥和鳥蛋,還帶著娃娃們制作人工巢箱,現在連小學生都能當秋沙鴨監護員了”。現在,“三不兩護”(不驚鳥、不擾林、不污染,護棲息地、護食物鏈)的人鳥共生畫卷正在沮河岸邊徐徐展開。
時值中華秋沙鴨育雛關鍵階段,建設集團襄宜項目建設者科學統籌施工時序,在優先保障生態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涉水工程,既最大限度壓縮了施工對水生生物的干擾周期,又搶在汛期前完成河道生態復原。這一實踐成果既展現了建設速度與自然節律的同頻共振,更以“零延誤、低擾動”的施工成效印證了工程與生態的共生之道。
襄宜高速用心用情守護“鳥中大熊貓”的綠水青山
襄宜高速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對于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發揮交通先導支撐作用,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結構,促進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宜昌、襄陽兩地高速通行時間將從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5小時,并將實現湖北兩大副中心城市的高效直達,成為一條重要的城際快速通道。(張俊麗 李小葉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