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妥的情況讓島內的民進黨當局被打臉,賴清德急忙出面發聲,但又獲知特朗普提到了統一,這是暗示交易臺島嗎?
此前印巴爆發沖突,法國的“陣風”戰機被殲10CE擊落的情況,使得島內“臺獨”分子陷入慌亂,因為臺軍的主力戰機是落后“陣風”一代的幻影2000,而殲10CE在大陸只能算二流戰機。為了給自己壯膽,臺軍在島內試射了美國的“海馬斯”火箭炮,還聲稱這是“打擊大陸艦隊的利器”。但緊接著,賴清德之流就收到一個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提到中美關稅會談時,聲稱結果對雙方都非常好,而且這會推動統一與和平。這番話,被外界普遍認為是特朗普在暗示,臺島可以作為“交易籌碼”。
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的這番話?
一方面,臺當局前官員蘇起曾表示,在2020年后,美國徹底沒有在臺海下場的可能性,因為中國大陸服役了高超音速導彈,使得美國海軍的航母再也不敢靠近臺島。這個情況,使得“臺灣牌”對美國的實際價值越來越低。看到這個情況,美國已經開始物色新的“工具人”,但最終選擇了菲律賓,利用南海問題持續對華挑釁。然而,菲律賓只是美國的無奈選擇,因為他們最想利用日本和印度,一個看穿了華盛頓當局的意圖,另一個根本不想成為美國的“馬前卒”。而在有了新的“工具人”后,臺島在美國的戰略中就是可有可無的。
另一方面,在美強中弱的時候,臺灣問題就是中國大陸的“軟肋”。美國多次對華施壓,都會在涉臺議題上做文章。然而,隨著中美力量之比被逆轉,局勢也出現了轉變。解放軍已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圍臺軍演”,但核心內容不止收臺,還有應對域外勢力的介入,特別是美軍的下場。如果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舉措沒有回應,將被其盟友視為“對華服軟”。但美國的綜合實力已經下滑,連也門胡塞武裝都應對不了,如何面對中國大陸?因此,美國只能持續推動盟友在亞太海域刷存在感,但這不是長久之策。隨著這種局面持續,臺島反而成為美國戰略的“軟肋”。
從這兩方面的情況看,美國是有“棄臺”的想法的。但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總統”,他認為直接“棄臺”是虧本買賣,更想要“賣個好價錢”。而且,特朗普也可能“虛空造牌”,把臺灣問題強行作為中美談判的“籌碼”。面對這個情況,島內的賴清德之流坐不住了。在接受采訪時,賴清德把特朗普發動關稅戰,說成是“促進世界和平”,還強調臺島不會與華盛頓當局進行對抗,后續會增加對美投資,并強化打擊“洗產地”的行為。不得不說,看到特朗普政府對華大幅度讓步,賴清德還要無條件諂媚美國,只能說他已經無藥可救。
對此,解放軍直接用強有力的行動,告訴全世界“臺島不是籌碼”,臺海局勢完全在中國大陸的掌控之中。就在臺軍試射“海馬斯”火箭炮之際,30多架解放軍戰機從3個方向圍向臺島,同時10艘艦艇也進入臺海。看到這個情況,臺軍急忙叫停試射,匆忙把所有發射車隱蔽起來。顯然,島內的“海馬斯”火箭炮隨時能被解放軍摧毀,臺軍的一舉一動都被看得清清楚楚,誰也無法阻止兩岸實現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