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輪經貿會談剛剛結束,特朗普就迫不及待的再次加碼,竟然說出了如果中國同意對美國開放市場,將有利于統一和和平的荒誕言論。
不過,雖然特朗普反復無常,但商人思維的他,只追求利益最大化,這自然也引發了猜測,后續中美談判,特朗普是不是要把臺灣問題拿來與中國進行“交易”?在美國優先的背景下,臺灣在未來的中美談判中,處境是否發生變化?
特朗普突然提“統一與和平”
中美聯合聲明的發布,標志著中美首輪會談正式落下帷幕,雙方對等關稅互降91%,24%暫緩90天實施,確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但是不能疏忽的事實是,中美之間的矛盾,可不僅僅局限在對等關稅問題上。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訴求,希望中國對美國放開市場,希望中國能放開稀土管制,希望中國能多購買美國國債等,這些都未實現。
而于中國而言,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美國與他國談判中,施壓他國孤立中國,對華船只征收停港費,芬太尼關稅還未取消以及反復無常的特朗普政府等,這些問題也成為了中國與美談判的核心。
因此,接下來的90天才是中美談判的關鍵。
這不,中美經貿會談剛結束,特朗普就迫不及待放出消息,一邊表示本周末要撥通北京電話,另一邊更是語出驚人,表示如果中國同意開放市場,對中國的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
雖然特朗普沒有明確提及臺灣,但是市場卻心知肚明,臺當局更是緊急回應,似乎生怕被他們的“主子”拋棄。
實際上,特朗普再度執政以來,尤其是在其發動對華關稅戰這一背景下,美西方輿論界出現了一種推測:特朗普或許會以“放棄對臺承諾”甚至支持兩岸實現統一為籌碼,為美國謀取經濟利益。
這一推測與特朗普作為商人的行事風格及其思維邏輯存在一定契合度。
此次,特朗普脫口而出,這意味著,特朗普政府有思考過這個方案。
而特朗普毫無征兆地發表相關言論,這一情況致使“臺獨”勢力陷入極度慌亂之中。
以賴清德為代表的“臺獨”分子所流露出的不安與恐懼情緒,已然不言而喻。
當下,特朗普突然將中美貿易議題與兩岸統一議題進行關聯性論述,到底有著什么樣的目的?
背后或許存在著三種可能。
首先,特朗普或許懷有以臺灣問題作為與中國進行利益交換籌碼的真實意圖,甚至存在支持兩岸實現統一以換取美國經濟、政治等層面利益的潛在考量。
在此情況下,其相關言論可被視為一種試探性舉措,旨在觀察中方反應并進一步謀劃后續策略。
其次,特朗普此舉是否構成一種戰略要挾?
從其行為模式及過往策略來看,他可能試圖通過暗示,若中國在經貿談判中未能滿足美方訴求,美國將采取更為激進的“臺灣牌”策略,以此向中方施加壓力,迫使中方在經貿領域作出讓步。
最后,特朗普的言論亦可能被解讀為對賴清德當局的一種警示信號。
他意在提醒臺當局,“臺獨”行徑若在兩岸關系中過度挑釁,且不聽從美國戰略安排,將面臨被美國隨時拋棄的風險。
此舉旨在維護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戰略主動權,確保臺當局行為符合美國利益訴求。
從任何角度出發,特朗普都是不懷好意的一方。
中美博弈下的臺灣處境
但是,不管他出于何種意圖,試圖以臺灣牌迫使中國妥協,毋庸置疑,特朗普又選擇了一條必敗的路。
于中國而言,臺灣不是隨意“交易”的牌。
鑒于此,若美國意圖將臺灣問題作為談判籌碼或交易標的,實則是嚴重的戰略誤判。
中方早已明確向美方劃定四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其中臺灣問題位居首位,是絕對不可觸碰的核心議題。
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范疇,其解決路徑應僅限于兩岸中國人通過和平協商予以推進,任何外部勢力企圖將臺灣問題“國際化”的圖謀,均將遭到中方的堅決反對。
在臺灣問題上,中方立場堅定,不存在任何妥協或退讓的空間。
美國應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正視并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與領土完整。
信息來源:《特朗普突然提“統一與和平”,臺當局緊急回應》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