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董兆瑞)5月13日,由海淀區委宣傳部、中關村街道黨工委主辦的中關村街巷文化宣講暨推廣活動舉行。活動上發布了《中關村街巷文化視頻書》和5條街巷文化探訪路線,36枚文創印章也同步亮相。同時,“中關村街巷文化集章打卡文明實踐活動”正式啟動,邀請地區居民共赴一場街巷文化尋蹤之旅。
據介紹,近一年來,中關村街道辦事處“青藤訓練營”的年輕干部們化身街巷代言人,帶著攝影團隊走進成府路、中關村東路、知春路等12條街巷,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真情講述故事。經過歷時數月的走訪拍攝與匠心制作,《中關村街巷文化視頻書》新鮮出爐。
翻開書頁,成府路的皇家歷史與現代科技碰撞出火花、高端學術與時尚美味相得益彰;中關村北一街的“特樓”里,老一輩科學家們伏案鉆研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知春路上,從“東方紅一號”到字節跳動的科技傳奇仍在續寫……每條街巷的專屬二維碼背后是一段段精心拍攝的短視頻:院士公園的文化墻、中關村茶點的奶油卷、雙榆樹納蘭性德的詩意傳說……鏡頭下的細節讓歷史“活”了起來。
如何讓街巷文化從紙面的文字、立體的視頻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中關村街道將時興的集章文化融入街巷文化推廣。活動現場發布了36枚中關村街巷文化印章,這些印章由中關村街道轄區內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設計,圖案融合了街巷地標、歷史符號與科技元素,象征解碼中關村精神的“文化芯片”。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街巷文化集章打卡文明實踐活動”將于5月15日正式開啟,屆時將推出科學文化、紅色文化、創新文化、都市文化、歷史文化5條主題線路,串聯起轄區內的23個印章點位。居民可通過“樂活中關村”微信公眾號領取集章冊,或漫步科學文化線路探訪中關村茶點,或沿著紅色文化線路打卡清華園車站……居民每打卡完成一條線路即可獲得限定紀念品。
中關村街道辦事處負責宣傳工作的劉寒曉介紹,“中關村街巷文化尋蹤項目”緣起一位網名叫做“大貓在旅途”的視頻博主吳今越。“如果說錢學森、錢三強這些老科學家是第一批中關村人,父親作為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系首屆畢業生留在中關村成為第二代,那么我可以算作第三代中關村人……”她從一個中關村老居民的視角,用鏡頭記錄藏在中關村街巷里的故事。第一條視頻《中關村》在新媒體平臺播放后,就引起了許多網友關注。
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董智杭表示,中關村街道始終堅持科技與文化雙輪驅動,推動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希望通過打造“中關村街巷文化尋蹤”項目和舉辦”中關村街巷文化集章打卡文明實踐活動”,讓中關村地區既有歷史的厚重底蘊,又有觸手可及的生活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