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5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央網信辦、安徽省委宣傳部等部門介紹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會現場提到了“徽文化”“徽元素”。近年來,安徽在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與安徽文化融合方面有哪些經驗和做法值得分享?
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錢三雄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提出的上述問題時表示,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去年安徽邀請媒體、網絡大V前往安徽采訪采風,創作推出微短劇、短視頻、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等作品1萬多件,有力推動了安徽文化“出新、出圈、出彩”。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安徽推出網絡紅色故事作品4000多篇
錢三雄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安徽是文化旅游資源大省,也是互聯網大省。這些年,安徽強化融合創新理念,發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優勢,著力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首先是傳統文化推陳出新。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中華文化重要傳承復興地,孕育出徽州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黃梅戲文化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
安徽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從文化視角、用網絡載體不斷提升安徽文化的辨識度和影響力。去年安徽邀請媒體、網絡大V前往安徽采訪采風,創作推出微短劇、短視頻、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等作品1萬多件,有力推動了安徽文化“出新、出圈、出彩”。
其次是紅色基因圈粉引流。安徽精心組織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制作推出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成為網絡熱播劇,“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等熱點話題口口相傳。
與此同時,安徽連續舉辦7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創新開展“千里躍進大別山”鄂豫皖主流網絡媒體行活動,推出《憶烽火》系列短視頻、《我在安徽金寨尋訪紅色歷史》系列VLog(視頻日志)等網絡紅色故事作品4000多篇,引導網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再次是好人模范引領風氣。目前,安徽有1759人榮登“中國好人榜”,數量居全國第一名。安徽發揮“中國好人”多的優勢,深入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打造“巾幗好網民”“職工好網民”“校園好網民”等多個品牌,在網上網下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把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轉化為高品質新媒體作品
促進優質網絡文化產品生產傳播是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央網信辦在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對此,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建文表示,中央網信辦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近年來,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優勢,創新方法手段,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回應廣大網民對優質網絡文化產品的需求。有關方面主要工作用“四個一”來概括。
一是打造一個品牌。中央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打造“何以中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品牌,截至目前,已經組織開展“何以中國·閩山閩水物華新”等9場活動。走進福建武夷山、山東曲阜、江蘇揚州、陜西西安等地,將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與網絡傳播相結合,向世界展現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力量。
二是聚焦一個群體。面向青年群體講好故事,是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傳播的重要著力點。中央網信辦用好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臺,注重以短視頻、動漫、互動活動等年輕人“看得進”的方式,大力弘揚主流文化、主流價值,引導青年網民從中華文化寶庫中吸收精華、汲取力量。
三是創新一種表達,把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轉化為有意義的主題、有意思的表達、高品質的新媒體作品。中央網信辦創新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制作推出了《當孔子遇見蘇格拉底》《當朱子遇見孔子》等一系列微視頻,加強傳統文化的具象傳播、創新表達,深入挖掘中華文明精神內涵,讓中華文化以更加鮮活、更加生動的姿態呈現在網上。
四是突出一個理念。堅持網上網下一體策劃推進,用話題引關注,以活動帶行動,吸引網民走進文明遺存,打卡文化地標,讓網絡宣傳活動的影響力從線上延伸到線下,讓大流量成為新增量,更好賦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下一步,中央網信辦將持續擦亮“何以中國”品牌,統籌有關地方開展多場輻射全國的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突出地域特色、突出網絡表達、突出全媒傳播,持續拓寬“何以中國”的品牌內涵和外延,在守正創新、以文化人中,書寫文化傳承發展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