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論壇:不管中國承不承認,中國是否已經輸掉了關稅戰?理由是什么?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鏖戰,中美關稅戰勝負已分,我國成為了最后的贏家。但中美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后卻當即引來關于美國贏下關稅戰的大討論,理由是相較于前幾任總統而言,特朗普對我國采取了強硬和不妥協的立場,最終保護了美國的利益。
美國知名Quora論壇里一個熱度極高的討論話題便是:不管中國承不承認,中國是否已經輸掉了關稅戰?理由是什么?
暫且不論這一討論話題將會圍繞著哪些方面完全展開,單單是這一設問就存在重大問題,因為是我國給了特朗普臺階下,我國接受了特朗普的讓步和妥協。
據媒體報道,美國彭博社于本月12日就中美會談取得的成果進行了深刻分析。
美國彭博社認為,中方幾乎所有核心訴求都被滿足了,不管是在大幅降低關稅還是建立協商溝通機制之上都“暢通無阻”,沒有受到美國開出來的額外限制條件的刁難。
這一局面之所以能夠得以出現完全是我國一直堅定反抗立場不動搖,我國在面對特朗普持續揮舞關稅大棒時表現出了抗爭到底的堅決態度。
特朗普看到我國不吃硬的,無奈之下終于轉向了給我國上“軟的”的辦法,畢竟美國的目的不是讓自身深陷危機,而是要加速渡過危機。
既然憑借揮舞關稅大棒不能促使我國低頭和達成目的,那就要轉變打法,千萬不能操作過急。
這是特朗普的深層考量,也是同意作出讓步的原因所在,也意味著美國戰勝論不是客觀實際。
或者這樣來說,美國Quora論壇里的話題討論是建立在美式敘事方式之上的,和印巴沖突當中的印巴雙方各自宣稱自己取得重大勝利無疑。
但局外人,特別是能夠擺脫主觀因素的影響,真正站在客觀立場上去看待問題的人卻會明顯發現空戰里的贏家毫無疑問是巴基斯坦而非印度。
巴基斯坦用體系化作戰方式給包括印度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好好上了一課,宣稱自己是贏家并無問題。
但印度可就沒有理由這樣做了,也許印度在后來惱羞成怒選擇升級局勢就和在空戰中失利高度相關,只是印度不可能會承認這一點。
因為這樣做會損害士氣,現在到了關鍵的時刻,自亂陣腳這種事一旦曝出,影響就會非常大。
同樣的道理,和美國達成談判合意的國家數量并不算多,在還沒同我國達成談判之前,也就是英國和印度比較積極,其他國家都保持了一定的觀望態勢。
如果美國不宣稱和我國取得重大談判成果,其他國家還怎么上趕著給美國低頭呢?
如果用我國的敘事方式,其他國家早早釋放妥協和談判信號,卻沒有得到積極的處理回應,反倒是我國提前拿到了10%的最低關稅基準利率,其他國家會怎么想?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有不少人認為我國專注于發展制造業和突出自主發展的兩大特征是促使美國低頭的制勝法寶。
前者可以發揮出即使沒有美國市場,也可以不斷開辟世界新市場的明顯作用,從而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后者的重要性則在于我國可以一邊打出反制牌,一邊又采取方式鞏固經濟,自主發展的一大特征就是排除外在因素的消極影響和強力干擾。
那么在如此多的表態我國是最大贏家的看法下,為何還有這般言論出現呢?
答案其實在于白宮發布的一份簡報說明書,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這項貿易協議是美國的勝利,展示了特朗普總統在促成有利于美國人民的交易方面無與倫比的專業知識。
正因為白宮沒有公開表態認輸才致使遭受誤導一幕的出現,畢竟美式敘事風格始終沒有得到調整。
另外我國擁有的兩大專注發展制造業和追求自主發展的特征也可以作證我國并沒有輸掉關稅戰,因為我國始終掌握著市場需求的前沿動態變化,占據了先機主動位置。
或者說幾乎立于不敗之地,畢竟我國能夠直達消費者心中最深處的軟肋,洞悉最迫切的需求和了解最真實的想法。
其次是追求自主發展意味著我國經濟不會被任何因素操控,即使是關稅大棒也不能全然阻礙。
因而自始至終都是美國輸掉了中美關稅戰,而非我國,美國勝出的話題討論實際沒有任何可以站得住腳的理論依據。
參考資料:
“面對特朗普關稅威脅,中方強硬立場最終奏效并迫使美方讓步”|觀察者網
簡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為美國贏得歷史性的貿易勝利|白宮
特朗普:與英國達成“重大協議”|財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