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2日,也就是中美兩國剛剛宣布要互相下調115%關稅的那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開記者會,大力夸了一番這次高層經貿談判的成果。
說這對中美雙方都有好處,對“統一與和平”更有幫助。
外界一下子都在猜,特朗普嘴里的“統一”,是不是在說臺灣問題,甚至有人懷疑中美是不是在臺灣問題上已經有了什么“交易”。
畢竟現在美國用關稅來施壓已經沒啥用了,手里能拿出來和中國談判的籌碼也不多了,這個消息一出來,臺灣當局馬上出來表態,臺軍還連著發射了7枚火箭彈給自己壯膽。
可解放軍的軍機和軍艦已經出現在臺海周邊,用實際行動打破了“臺獨”的幻想,那么解放軍到底都做了哪些軍事動作呢?
特朗普最近又把“臺灣可以當交易籌碼”這套說法拿出來說了,從他第一任總統開始,他就一直在說,臺灣對美國來說就是個大包袱,美國沒必要為臺灣去打仗。
特朗普還一直覺得,什么事都能談條件,臺灣問題也不例外,說不定可以拿來和中國做交易。
有些美國人甚至還認真分析過:如果中美真就臺灣問題談交易,中國要付出什么,美國才會默認兩岸統一。
按特朗普在白宮時候的說法,他覺得中國要是“全面開放市場”,這可能就是中國需要付出的“代價”。
這樣一來,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就能大大加強,以前圍繞全球貿易分配利益的那些老問題,也就順利解決了。
其實美國一直都有“放棄臺灣”的想法,只不過,特朗普作為個生意人,他不想白白放棄臺灣,而是想著怎么能“賣個好價錢”。
另外特朗普還可能故意把臺灣問題抬出來,拿它當成和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其實特朗普雖然表面上很強硬,說話也很沖,但骨子里還是個典型的“做生意”的政客,只要中國能給他想要的談判結果,他其實也愿意放低姿態。
這次中美能談成一個階段性的協議,就是中國有策略、一步一步應對美國壓力的好例子。
接下來這幾個月,就是看中美這個協議到底能不能落實的關鍵時刻,如果美國說話不算數,比如還繼續搞出口限制、拖著不調整關稅,那中國肯定也不會客氣,會有自己的反制措施。
但如果美國表現得更友好一些,中方也可能愿意推動更高層級的交流,不過特朗普這些表態在臺灣島內引起了很大擔憂,大家都怕美國的對臺政策要變。
民進黨當局趕緊找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在臺協會“澄清”,賴清德也急著出來安撫大家,說什么“美中談判根本沒談臺灣問題,美國對臺灣的承諾一點沒變”。
說實話,看到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都已經讓步了,賴清德還在一味討好美國,真的只能說他已經沒救了。
賴清德其實就是想用這種心理,指揮臺軍“出動出擊”,搞點軍事動作出來,給島內的“臺獨”分子打打氣。
5月12號和13號,臺軍連續兩天搞了對海、對空的實彈射擊演習,這次還第一次用上了11輛剛從美國買回來的海馬斯火箭炮,專門對著大陸方向,想一下子發射33枚火箭彈。
可就在臺軍試射“海馬斯”火箭炮的時候,解放軍三十多架戰機從三個方向包圍臺灣島,還有十艘軍艦也開進了臺海。
臺軍一看情況不對,趕緊停止試射,慌忙把發射車藏起來,很明顯臺軍的“海馬斯”火箭炮隨時都能被解放軍摧毀,臺軍的動靜也全被盯得一清二楚,根本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大勢。
對中國大陸來說,臺灣問題是國家主權和核心利益,絕不會拿來和特朗普做什么利益交換,大陸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和需要,用各種方式繼續推進國家統一。
這幾年中國大陸一直在通過軍演、法律追責、經濟反擊這些方式,不斷擠壓“臺獨”的空間,就是想讓“臺獨”越來越難搞,必要的時候還能防住外部勢力插手,影響國家統一。
對臺灣當局來說,現在中美之間斗得這么厲害,他們想在中間找個平衡點越來越難,過去那種靠美國“保護”的老辦法,可能也快行不通了。
整體來看,雖然特朗普說了“統一”這事沒直接讓現狀變天,但其實已經透露出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美國在這輪關稅戰里其實已經認輸了,承認壓不住中國大陸,再加上發現中國大陸能用數據分享把實戰打得有條不紊,這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在第一島鏈、第二島鏈打仗的那一套還能不能行。
這兩件事對中美博弈來說都是大事,美國現在也不得不重新看待中國大陸的實力,隨著美國把注意力更多放到國內、中美關系越來越復雜,臺灣問題的解決方式其實也在悄悄發生著很大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