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中期選舉雖未完全落幕,但結果已然基本塵埃落定。令中美兩國大感意外,多年來在政壇沉寂的阿基諾家族,竟在此次選舉中強勢“殺回”,一躍成為繼馬科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之后,菲律賓政壇的第三大政治勢力。
本次中期選舉的核心關注點,集中在 12個參議院議員席位的激烈角逐上。此前,外界普遍預測馬杜兩家會平分這 12 個議員席位。
據菲律賓選舉署署長加西亞對外透露,目前選票統計工作已完成98.9%,僅余少量未完成。他強調,即便這部分未完成的統計工作,也不會對最終選舉結果產生影響。選舉署計劃于17日正式公布當選的12名參議員名單。
當前,排名前12位的候選人名單已基本敲定。引人注目的是,馬杜兩家在此次選舉中均僅斬獲5個席位,而剩余的2個席位,竟花落此前并不被外界看好的兩位候選人——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的表弟巴姆·阿基諾,以及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潘吉利南手中。
具體來看,巴姆·阿基諾表現亮眼,獲得了超過2060萬張選票,在全部64名候選人中位居第二;潘吉利南同樣成績不俗,收獲了超過1500萬張選票,排名第五。
從當前已確定的12席參議員分布情況來看,未來參議院或將陷入分裂局面,菲律賓政治版圖的重組已然不可避免。
巴姆與潘吉利南之所以能在選舉中異軍突起、攬獲大量選票,這和2022年馬杜兩家政治聯盟破裂后菲律賓國內政壇陷入的混亂局勢緊密相連。
自馬杜兩家政治聯盟分崩離析,小馬科斯為徹底打壓杜特爾特家族,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他不僅與國際刑事法院暗中勾結,將前總統杜特爾特逮捕并送往海牙受審,還大力推動針對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彈劾程序。
面對小馬科斯的步步緊逼,杜特爾特家族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從輿論等多個維度發起反擊。他們不僅呼吁菲律賓軍警部門有所行動,甚至放出狠話,揚言要“鏟除”小馬科斯等人。
馬杜兩家持續的激烈爭斗,讓菲律賓政壇仿若遭遇了一場又一場“地震”。在這場政治亂局背后,大米價格飆升等與民眾生活休戚相關的民生問題,卻始終無人問津,得不到妥善處理。
這種局面致使部分菲律賓民眾對馬杜兩家的內斗愈發厭煩。于是,他們把選票投向了巴姆與潘吉利南。這兩位候選人主動置身馬杜兩家的紛爭之外,將精力聚焦于食品供應、教育發展和就業機會等民生議題,還旗幟鮮明地反對“王朝政治”,這無疑精準契合了部分民眾的心聲。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巴姆與潘吉利南是以自由黨等三黨組成的反對派聯盟代表身份投身選舉的。在這一反對派聯盟中,“阿克巴揚”(Akbayan)集團在眾議院選舉中大放異彩,斬獲了相當可觀的成績。
據相關消息顯示,在支持反對派聯盟的選民群體里,千禧一代與Z世代的年輕選民占比超過六成。這一現象無疑從側面揭示出,在菲律賓延續了百余年的家族門閥政治正逐漸失去民眾的擁護。可以預見,民眾要求限制家族門閥勢力、避免“新王朝”崛起的呼聲將會愈發高漲。
杜特爾特家族已然敏銳察覺到這一趨勢,莎拉明確表態將支持一項旨在反對“政治王朝”的立法行動。不過,截至目前,馬科斯家族尚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回應。
家族門閥政治傳統在菲律賓政治體系中早已深深扎根。就短期而言,菲律賓國內的政壇紛爭仍難以掙脫家族政治的束縛。
當下,公開表態反對“王朝政治”的巴姆與潘吉利南,實則與阿基諾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巴姆本身就是阿基諾家族的成員,而潘吉利南在阿基諾三世執政時期,曾擔任總統助理一職。
不容忽視的是,為抓住馬杜兩家內斗這一關鍵時機,贏得更多選民的支持,巴姆等人會有意淡化自身與阿基諾家族的關聯。但可以預見,菲律賓政壇極有可能陷入馬科斯、杜特爾特和阿基諾三大家族相互博弈的格局。
此外,菲律賓國內政局的變動,對其地緣外交戰略的影響不容小覷。回顧過往,若馬科斯家族在選舉中勝出,菲律賓大概率會延續親美反華的外交路線;而務實親華的杜特爾特家族若取得勝利,菲律賓則會轉向務實外交方向。
由此可見,中美兩國對本次中期選舉必然給予高度關注。就目前的選舉結果來看,恐怕中美雙方都未曾料到會是如此局面。
目前,這個新成立的反對派聯盟尚未正式公布其清晰的外交戰略藍圖。不過,從該聯盟部分成員的過往軌跡以及他們過去的公開表態來看,該聯盟極有可能在外交政策上偏向美國,并會為菲律賓政府在南海地區的行動提供支持。
回溯過往,“南海仲裁案”這一鬧劇在阿基諾三世執政時上演。而反對派聯盟中的巴姆,曾公開力挺菲律賓在南海島礁問題上與中國爭搶主權。
此外,巴姆和潘吉利南與杜特爾特執政期間的菲律賓副總統萊尼·羅布雷多關系匪淺。在2022年的大選中,巴姆擔任羅布雷多的競選經理,潘吉利南則與羅布雷多并肩參與競選。
在杜特爾特執政時期,羅布雷多引領著菲律賓國內的親美勢力,在國內頻繁炒作黃巖島等敏感話題,其立場與杜特爾特的務實政策截然相反。如今,羅布雷多也加入了這一反對派聯盟。
從整體局勢審視,菲律賓中期選舉中第三股政治力量的強勢崛起,無疑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清晰且強烈的信號:菲律賓已然到了迫切需要打破“王朝政治循環”這一困局的時刻。
這場被外界喻為“政治地震”的選舉,其背后潛藏的深層次矛盾,實際上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阿基諾家族勢力再度活躍于政治舞臺,這一現象淋漓盡致地暴露出“反門閥”主張背后所存在的重重矛盾與艱難困境。政治精英的更迭,極有可能僅僅只是各大家族之間新一輪權力博弈的序幕。
從地緣政治的視角深入剖析,反對派聯盟所展現出的親美傾向,無疑為中國敲響了警鐘,提醒中國必須對其后續的政治動向保持高度警惕。倘若反對派聯盟在南海等相關議題上,重蹈阿基諾三世時期的覆轍,采取對抗性姿態,那么極有可能進一步煽動菲律賓國內的民粹主義情緒,推動親美勢力不斷抬頭,進而導致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
菲律賓政治未來能否真正轉型,關鍵在第三股力量能否擺脫家族標簽,將“民生優先”承諾化為系統性改革。若僅做表面功夫、沿襲門閥政治,民眾期待終將落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