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必須跟你們嘮嘮一個特別離譜但又真實發生的事兒——微信“親屬卡”居然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了新型詐騙工具,好多人已經不幸中招,短短一分鐘,存款就被洗劫一空!這到底咋回事?咱一起來瞅瞅。
先說說這微信“親屬卡”是啥。它是微信推出的一項貼心功能,簡單來講,就是你可以給父母、子女等親屬設置一張“親屬卡”,他們消費的時候,錢從你的賬戶里扣。本來這功能是為了方便咱們給家人花錢,體現親情關懷的,可誰能想到,竟被騙子鉆了空子。
那騙子到底咋操作的呢?我給大家講講幾個真實案例。有個小李,平時就愛在網上交朋友。有一天,他在一個社交平臺上認識了個“美女”,兩人聊得那叫一個火熱,沒幾天就熟絡得不行。這“美女”就開始跟小李撒嬌,說自己手機支付有點問題,想讓小李給她開張微信“親屬卡”,方便以后買東西。
小李也沒多想,覺得就是幫個小忙,還能增進感情,就麻溜地開通了。結果剛開通一分鐘,小李就收到好幾條銀行扣款短信,自己的存款瞬間被清空。等他反應過來,再去聯系那“美女”,人家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把他拉黑了。
還有個老張,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遇到個“熱心人”。這“熱心人”跟老張套近乎,說現在有個活動,只要開通微信“親屬卡”,就能免費領禮品。老張一聽,有這好事兒?那肯定得試試。在“熱心人”的指導下,老張稀里糊涂地就開通了“親屬卡”。
等老張拎著禮品美滋滋地回到家,沒一會兒就發現銀行卡里的錢沒了。老張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可再去找那“熱心人”,哪還能找得到。
從這些案例里,咱們不難看出騙子的套路。他們通常先偽裝成各種身份,像溫柔體貼的“美女”、熱情幫忙的“熱心人”,來獲取咱們的信任。等取得信任后,就以各種理由,比如支付問題、領禮品等,誘導咱們開通微信“親屬卡”。一旦咱們開通,他們就會在短時間內瘋狂消費,把咱們的存款洗劫一空。
那咱們咋避免掉進這個陷阱呢?首先一定要提高警惕。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遇到陌生人讓開通“親屬卡”,或者以各種好處誘惑咱們開通的時候,千萬別輕易答應。多問問自己,為啥對方要這么做?有沒有啥風險?要是實在拿不準,就跟家人朋友商量商量,或者直接拒絕。
其次要了解清楚微信“親屬卡”的功能和使用規則。它雖然方便,但也有一定風險。開通之前,一定要確認對方的身份和用途,別盲目操作。而且設置消費額度的時候也要謹慎,別設置得太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最后,如果不幸發現自己被騙了,一定要第一時間保留好相關證據,比如聊天記錄、扣款短信等,然后趕緊報警。警察叔叔有專業的手段和經驗,能幫咱們盡可能地挽回損失。
家人們,現在騙子的手段真是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微信“親屬卡”本來是個好東西,卻被騙子利用來詐騙。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別等錢沒了才后悔,那可就來不及啦!以后遇到類似的事兒,多留個心眼,別讓騙子有機可乘。
希望大家都能把這個事兒記在心里,也轉告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新型詐騙手段,一起遠離詐騙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