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陜西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3年度陜西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現歷史性突破,首獲國考優秀等次;2024年國家對陜西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指標穩中有進,整體評價為歷年最好水平。公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滿意度從2020年的89.32%提升至2024年的91.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5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為美麗陜西建設積累了經驗。”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柳志清說。
強監管與調結構并舉,聚力打好藍天保衛戰。“十四五”以來,陜西成立省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開展為期5年的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專項行動。2024年,西安、渭南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后10位,分別前進8位、10位。全省10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從2020年的4.39降至2024年的3.88,降幅達11.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從2020年的6.1天降至2024年的4天;2024年12月我省首次實現“零”重污染天。
保好水與治污水統籌,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陜西始終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2024年,全省111個國家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9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黃河干流陜西段水質連續3年保持Ⅱ類,長江流域46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匯集區漢江、丹江、嘉陵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全省國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省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100%。
源頭防與重點管協同,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陜西嚴格重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控制,累計完成47個縣(市、區)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為100%;嚴格重點建設用地環境準入,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構建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完成136個“萬人千噸”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和20個化工園區周邊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隱患排查與監測;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累計對7489個行政村、2808個處理設施和160個已治理農村黑臭水體開展現場核查評估;提前完成重點重金屬“十四五”減排任務。
來源:陜西日報
招賢納士丨博士研究生公開招聘公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
陜鄂簽訂漢江流域(鄂陜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