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的有龍?
在中國,關于龍的物件、傳說等層出不窮,甚至有不少民間故事都記錄了和龍相關的事情,其中《葉龍好龍》可謂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但是龍真的存在嗎?
2025年5月11日,IP顯示為浙江杭州的博主@龍鰍淵記曬出了自己飼養的龍形泥鰍,同時配文字說道:養了泥鰍才明白古人為什么會叫它墮龍!
視頻里,一條體長30多厘米的泥鰍在水中游弋,細長的身體上布滿了細小的淡金色鱗片,四對胡須如同飄動的綢帶,全身的魚鰭也盡數展開,乍一看竟與《西游記》里的東海龍王有七分神似。
有意思的是,這條泥鰍并非孤例。早在今年2月,云南大理一位男子就因飼養36厘米的“青銅鱗泥鰍”登上熱搜,當時中科院專家解釋這是水質改善引發的返祖現象。
廣西鳳山地下溶洞新發現的透明“長須原花鰍”,更因血管內臟清晰可見被當地人奉為“真龍現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千年龍文化的傳承,中國人對龍形生物的癡迷,似乎早刻進了文化基因。
看完這位博主發布的視頻,一條小小的泥鰍居然也能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氣勢。有網友則表示,有龍運無龍行,泥鰍又稱墮龍,當年哪吒罵東海龍王就是你這條老泥鰍。
在這部分網友眼中,泥鰍永遠是泥鰍,就算名字里面沾上了一個龍字,似乎也不能改變它們是泥鰍的身份,但是在一些神話故事中,也有泥鰍成功化龍的案例,這也給予它們無限的希望。
可能是被這位博主曬出的龍形泥鰍震撼到了,有網友表示看到這,越來越相信真的有龍存在,下大雨的時候有魚上水的現象,魚都能借雨而上,更別說龍。
龍在神話故事中是擁有強大能力的存在,但是這終究是故事,截止到目前似乎也沒有誰真正見過龍,或者說能拿的出證據證明有龍存在。
也有網友分析道,還真別說,游動的身姿確實好像一條龍!老祖宗誠不欺我啊,古人應該會把這種大泥鰍當成龍的什么孩子吧,幼龍啥的。
這位網友的分析的確不無道理呀,古代君王以龍為權力的象征,大肆宣揚龍的存在,這或許就是他們鞏固自身地位的一種手段吧。
《山海經》記載的“龍魚”,被學者考證為古代人對鱷魚、蟒蛇的混合想象。而民間傳說中的“墮龍”,則與泥鰍結下不解之緣,相傳觸犯天規的龍族被貶凡間,困于淤泥不得飛升,只能化作“有龍骨而無龍相”的泥鰍。
在云南周城村,至今流傳著明代嘉靖年間的傳說:洱海現龍形巨鰍,三日乃去,當年便五谷豐登。廣西民間則將溶洞里的透明盲魚視作“地龍”,認為它們鎮守著地下世界的寶藏。
至于《西游記》里孫悟空罵四海龍王“老泥鰍”,看似是玩笑,實則暗合古籍《滇南虞衡志》的記載:“瀾滄江有鰍,大如兒臂,土人謂之墮龍。”
當傳說照進現實在浙江金華的古村落,我們找到了87歲的非遺傳承人陳阿婆。她摩挲著祖傳的龍紋陶罐,道出一段鮮為人知的民俗:“舊時造新屋,要在梁下埋三條泥鰍,這叫地龍護宅。泥鰍鉆得深、活得久,寓意家族根基穩固。”說著,她指向陶罐上的紋樣,分明是條蜿蜒的泥鰍,卻被工匠添上鹿角鷹爪,成了騰云駕霧的龍。
這種文化嫁接在當代有了新演繹,某短視頻平臺關于養鰍化龍的話題播放量突破5億,年輕人給魚缸裝上LED燈帶,把泥鰍游弋的光影拍成“神龍擺尾”,還有人用AI將泥鰍照片轉成水墨風,配文“雖困淺灘,心向九霄”。
當我們追問“世上是否有龍”時,或許該聽聽云南養鰍人王師傅的話:“我養了十年泥鰍,看它在水里一弓一伸地游,就像看見自己在地里彎腰插秧。你說它是龍?我倒覺得,能把日子過得有龍的精神氣兒,比什么都強。”
文中部分素材來源: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報告、《山海經》、《滇南虞衡志》、視頻博主@龍鰍淵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