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人民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付出巨大犧牲,最終贏得偉大勝利,為捍衛人類尊嚴、重建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勛。然而,總有一些雜音,企圖歪曲、掩蓋中國在二戰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在某些人刻意編織的二戰敘事中,美英等國被過度神話,成為勝利的絕對主角,而中國的貢獻卻被刻意淡化,隱匿于歷史的角落。西方部分勢力長期以來,對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表現以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采取忽視、矮化的態度。中國人民那段充滿苦難、刻骨銘心的歷史,在他們口中,竟被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
他們習慣于將中國描繪為“軸心國受害者”或是“依賴盟軍拯救的失敗國家”,完全忽略了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參與者”的關鍵角色。于是,我們看到美西方的一些媒體用“原子彈敘事”弱化中國14年抗戰的戰略價值;好萊塢電影以“美國視角”,將“太平洋戰爭等同于美日對決”,中國戰場則淪為模糊的背景板;學術領域更有甚者,將中國學者的客觀研究污蔑為“政治化歷史重構”……
在檔案資料的利用方面,西方也存在嚴重的選擇性偏差。大量有關中國抗戰的珍貴史料被塵封,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與深入的研究,致使中國戰場的貢獻難以全面、客觀、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即便歐盟委員會要求成員國在公共教材和紀念活動中“加強對本國抵抗和盟軍勝利的強調”,但中國軍民浴血抗戰的相關內容,卻極少在這些國家的視野中出現。
這種錯誤的歷史觀產生的嚴重后果可想而知,它極大地誤導了西方民眾。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歐主流青少年群體中,對中國抗戰的認知極為匱乏。美國青年能夠準確描述中國抗戰14年間全時段抵抗與牽制作用的,不足10%。在德國的一家網站上,甚至有網友發出“中國有參加二戰嗎”這樣荒謬的質疑。這些現象深刻地暴露出西方歷史教育在這一領域的嚴重缺失,他們在有意無意之間,將中國在二戰中的英勇身影從歷史的記憶中抹去。
二
歷史的真相,不容任何辯駁與歪曲。
從時間維度看,中國人民率先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早開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國家,更是整個反法西斯陣營中抗戰時間持續最長的國家,長達14年。這一時間跨度遠超其他主要反法西斯國家,美國直接參戰時間為4年,英國為6年,中國堅持抗戰的時長分別約為美國的3.5倍、英國的2.3倍。
在抗戰貢獻上,中國戰場牢牢鉗制住日本陸軍主力。據戰后多方史料統計,中國軍民在抗戰中斃傷俘日軍150余萬人。日本戰敗后,向中國投降的日軍約128萬人,超過太平洋戰場和亞洲其他戰場投降日軍的總和。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經典戰役,給予日軍沉重打擊;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大型會戰,極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正面戰場與敵后游擊戰相互配合,讓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國遠征軍兩次入緬作戰,與盟軍并肩作戰,有力支援了盟軍在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的作戰。倘若沒有中國戰場的頑強抵抗,日軍主力極有可能全力西進或南下,那么蘇聯將面臨德日兩面夾擊的絕境,太平洋戰爭的局勢也將更加嚴峻,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會被嚴重削弱,二戰的勝負或許就變得難以預料,人類的命運或許將被改寫。
從犧牲損失上來看,中國人民在二戰中遭受的損失堪稱慘烈。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約占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龐大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破碎,是難以言說的悲痛。如此巨大的犧牲,是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沉重代價的鐵證。這些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戰場是亞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支柱。西方對二戰的歷史敘述蓄意存在片面性,未能如實反映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這是極不公正的。
當然,這一現象的產生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箲饎倮?,蔣介石悍然發動內戰,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國抗戰的國際敘事,使得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力在當時未能得到充分彰顯;解放后,西方長期對我國進行封鎖孤立,切斷了中國與外界的正常交流,也讓世界難以全面了解中國抗戰的真實情況。
但近年來西方某些勢力刻意抹殺中國貢獻的背后,實則是冷戰思維與霸權主義在作祟。二戰后,美國等西方國家為維護全球主導地位,將歷史敘事異化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工具。美國蘭德公司某報告直言不諱地指出,二戰歷史在國際競爭中具有“心理戰能量”。特別是近年來,“歷史話語權”更成為非傳統安全競爭的前沿陣地。隨著中國的崛起,美西方為了遏制中國,更是將二戰歷史作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工具,通過扭曲歷史事實來塑造有利于自身的國際輿論環境,企圖在歷史的舞臺上繼續壓制中國。
三
或許有人會問,都已經過去80年了,我們為何還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因為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因為今天的沉默,就是明天的災難。
盡管二戰已經過去80年,但圍繞歷史的爭奪戰從未停止。美西方某些勢力錯誤的二戰史觀不僅是對歷史真相的褻瀆,更是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的中國人民的不尊重。巨大勝利的背后,是中國人民用血肉筑起的長城,而某些人卻企圖用所謂的“西方中心說”“忽視中國說”“二戰六年論”“日本受害論”等為當下的政治博弈鋪路。我們能做的,就是銘記真相、傳播真相。
近日,習主席在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的署名文章中強調“堅持正確二戰史觀”。這告訴我們,以正確史觀凝聚文明共識,方能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和平合作的陽光穿透零和博弈的陰霾,照亮人類文明新征程。
今天的中國已是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一舉一動都受到世界的關注。如果其他國家的公眾不了解中國的這段歷史,也就無法理解和支持中國的立場和主張。例如,不了解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暴行,就無法理解為何日本某些右翼勢力參拜靖國神社會激起中國的憤怒;不了解某些人否認或粉飾侵略戰爭的態度,就很難明白中國為何在停戰80年后仍然對這個歷史問題念念不忘;不了解中國抗戰的艱辛和苦難,就無法體會我們為何如此珍視今天的和平安寧。
在某種意義上說,堅持正確二戰史觀早已超越歷史研究范疇,成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重要陣地。80年后的今天,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時期,“新冷戰”思潮甚囂塵上,單邊主義沉渣泛起。當人類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從二戰勝利的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唯有堅持并捍衛正確的歷史觀,才能守住和平底線,推動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穩步前行。正如德國前總統魏茨澤克所言:“誰不反思歷史,誰就會對現實盲目?!?/p>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日前,在莫斯科紅場參加5·9勝利日閱兵夜間彩排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在場外行進中喊出的鏗鏘口號,引發現場觀眾的熱烈歡呼。這三個“必勝”,是民眾對正確二戰史觀的集體共鳴,是對歷史真相的堅定捍衛,是對和平正義的不懈追求。
當越來越多的人站在捍衛正確二戰史觀的立場,站在守護戰后國際公平正義的一邊,這就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最好的紀念,也是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深情期許。
作者:劉金晶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