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毛主席那天問了句:“你這個部長,是不是沒人聽你的?”傅作義聽完,腦門子差點冒汗。
話說得輕飄飄,聽著卻扎心。
更想不到的是,這事傳到周恩來那兒,直接拍了桌子:“怎么回事?部長沒實權?這事不能忍!”
傅作義以前是干軍務的,北平那會兒他可是“剿總”一把手。
可1949年那陣子,風向變了。
仗打到最后,他心里有數,再打下去,北平這座城非毀了不可。
百姓沒飯吃,兵心也浮了。
他琢磨來琢磨去,還是決定談和。
那年一月,他簽了協議,北平順利解放,沒流一滴血。
事后,毛主席親口說:“這是大功。”
簽完字,傅作義沒馬上走。
他在城里轉了幾圈,看著街頭巷尾的孩子打鬧,老頭老太太曬太陽,心里說不出的輕松。
他知道,這回是真放下槍了。
轉年春天,傅作義去了石家莊,毛主席要見他。
路上他特地帶了幾條“哈德門”,聽說毛喜歡抽這個。
他還先找了葉劍英打聽見面該注意啥。
飛機一落地,迎上來的是周恩來,笑著伸手:“傅將軍,北平能不挨炸,您功不可沒。”傅作義聽得臉紅,低聲回了句:“我不想再看到百姓受苦了。”
見毛主席的時候,他站得筆直,一個軍禮打得干凈利落。
他張口第一句就是:“主席,我以前做錯了事。”毛主席笑了,說:“你做了件好事,人民記得你。”
這之后,組織安排他干啥他都點頭,可他自己卻琢磨著一件事。
他說他不想回老部隊了,想干點實事——搞水利。
他說:“我這輩子打夠了仗,現在想讓百姓能喝上水、種上地。”
毛主席開始還勸他:“你功勞大,安排你別的位置也行。”傅作義擺擺手:“我是真想干水利。”毛主席看他態度堅決,就答應了。
剛到水利部那陣子,傅作義可沒少吃冷臉。
他是部長,按理說是管事的,可很多文件他連看都沒看過就被副部長簽了。
他一問,手下說時間緊,就代簽了。
他沒發火,只是皺了皺眉。
有一次他在走廊里聽見幾個年輕人在嘀咕:“他以前是國民黨高官,能行嗎?”背后這話,聽著比當面罵還難受。
他心里清楚,自己雖然換了身份,可別人不一定認。
他不聲不響地干,忙起來連家都不回。
下到工地,卷起褲腳就踩進泥里。
開會他不多話,說話也不繞彎。
技術他不懂的地方,就跟技術員一個個問,問得人都不好意思了。
他說:“你們懂的我不懂,我就是來學的。”
毛主席那次散步碰見傅作義,說:“聽說你文件上都沒簽字,怎么回事?”傅作義趕緊說:“我怕自己不懂,誤事。”毛主席沒說什么,但這事他記住了。
過了幾天,周恩來開了個會,臉色特別沉:“傅作義是水利部長,是組織任命的。
今后文件誰簽都得他點頭,不然一律作廢!”底下人都不吭聲了。
周恩來還說:“黨組開會,他必須參加,有意見要聽。”
從那以后,傅作義的地位才穩下來。
后頭幾年,他幾乎把自己扎在了水利上。
黃河邊、長江岸,他走了個遍。
工地上喝涼水泡饅頭是不稀奇的事。
他還帶頭試驗水壩方案,跟工程師們坐地上畫圖紙。
慢慢的,部里那些人也變了口氣。
從“他是國民黨來的”到“傅部長是真干事的”,中間跨了好幾年,但傅作義一句抱怨沒說。
有人問他:“你受那么多冷眼,后悔嗎?”他只說:“不后悔。”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身體越來越差。
最后實在扛不住了,只能辭了職。
那年他走的時候沒聲張,很多人是從報紙上看到消息的。1974年,他在北京病逝,走的時候很安靜。
傅作義這一生,從前線指揮官到水利部長,轉變得不算快,但走得踏實。
他沒念過多少書,卻懂得為老百姓辦實事。
他晚年常說:“我干過很多事,但最安心的,是那幾年搞水利。”
《傅作義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
《周恩來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毛澤東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
《北平和平解放實錄》,解放軍出版社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