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約翰·瓦德福爾(Johann Wadephul)在2025年5月土耳其安塔利亞北約外長會議上支持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的將北約國家國防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5%的目標,引發熱議。這一提議基于北約秘書長馬克·魯特(Mark Rutte)的計劃,包含3.5%的軍費和1.5%的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瓦德福爾的表態在柏林引發爭議,因缺乏內閣和議會決定支持。文章探討其表態是否為德國樹立榜樣,還是過于激進。
本周四,德國基民盟(CDU)政治家約翰·瓦德福爾(Johann Wadephul)迅速成為國際矚目人物。這位新任聯邦外交部長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上發表言論,引發北約各成員國首都的廣泛關注,甚至在柏林也掀起波瀾。
究竟發生了什么?瓦德福爾在與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會談后明確表示,他支持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即到2032年,北約國家應將國防開支提升至各自國內生產總值的5%。
5%的國內生產總值是一筆巨額資金。以德國當前經濟狀況估算,這意味著每年超過2000億歐元的開支,而2024年聯邦預算總支出僅為4660億歐元。瓦德福爾此言當真?畢竟,德國目前僅勉強達到北約此前設定的2%目標。
瓦德福爾的表態源于北約秘書長馬克·魯特(Mark Rutte)的計劃,這一計劃使5%的目標顯得不那么激進。魯特提議,北約成員國未來應將3.5%的國內生產總值投入軍隊建設,另1.5%用于與國防相關的基建項目,如道路、橋梁、隧道、鐵路或港口。3.5%加上1.5%,正好構成特朗普的5%目標。恰好,德國近期通過憲法修正案,確定了5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為這一目標提供了潛在支持。
“我曾表示,德國愿意承擔領導角色,以身作則,并呼吁其他國家跟隨我們的步伐。”瓦德福爾在安塔利亞說道。
當瓦德福爾的承諾作為“突發新聞”席卷西方世界,北約秘書長魯特在會議結束時高度贊揚德國,認為其“真正發揮了領導作用”。然而,柏林的部分人士開始意識到,這一表態可能有些過頭。畢竟,目前尚無內閣決議,更不用說議會決定支持這一目標。
在基民盟與社民黨(SPD)的聯合政府協議中,僅簡要提及:“國防開支的規模將根據北約共同商定的能力目標確定。”這些能力目標將在6月海牙北約峰會前的國防部長會議上敲定,而非在5月安塔利亞的非正式外長會議上。因此,瓦德福爾的發言更像是先行者的姿態,而非正式決策。
在柏林政府圈內,瓦德福爾的言論被淡化處理。一位官員表示:“政府將在6月底北約峰會后決定國防開支的規模。”副總理兼社民黨主席拉爾斯·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更明確指出:“我建議現在不要急于表態或猜測具體數字。”他向媒體RND表示,北約峰會將與盟友形成統一立場,德國將據此調整政策。
其他北約國家會如何反應?特別是那些連2%目標都未實現的國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西班牙在北約中(除無軍隊的冰島外)墊底,2024年國防開支僅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
德國的情況相對寬松。近期,基民盟、社民黨和綠黨在上一屆議會中通過了放寬國防開支債務上限的決議,為預算提供了更大空間,至少在理論上是如此。
瓦德福爾在與盧比奧會談后強調,德美在外交政策立場上“幾乎完全一致”。他表示:“美國對德國的貢獻非常滿意。”
美國的回報
德國政府及歐洲國家能從華盛頓期待何種回報?周四早晨,當德國媒體向瓦德福爾提問時,他巧妙地提到了一點,暗示對美國的期望。他表示,特朗普提出的5%目標“被他視為必要,德國支持這一目標,并將其視為對北約第五條款的明確承諾”。
瓦德福爾的言辭隱晦地指向特朗普執政期間北約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即對第五條款(北約集體防御條款)承諾的動搖。這一條款與美國為歐洲提供的核保護傘共同構成北約的核心支柱。
在安塔利亞外長會議上,瓦德福爾的表態掩蓋了另一個重要議題:如何應對俄羅斯。周四下午,俄羅斯與烏克蘭代表將在數百公里外的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克里姆林宮領導人弗拉基米爾·普京(Wladimir Putin)親自提議在土耳其大都市進行談判,卻僅派遣低級別代表團。
瓦德福爾在安塔利亞表示,普京的缺席表明他對和平談判缺乏誠意。他指出,普京必須認識到“他正在高估自己的籌碼”。國際社會期待普京響應談判號召,“并派遣一個能應對當前局勢需求的代表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