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知水利 敢為人先是青年
水利系 陳沛霖
陳沛霖同學進行國旗下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水利系四字班的陳沛霖。很榮幸能夠在國旗下發言,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銘記歷史知水利,敢為人先是青年》。
今天,我們懷著莊重而肅穆的心情,在國旗下相聚。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不禁回想起17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發生了 8.0 級特大地震。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數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美麗的家園瞬間變成了廢墟。然而,在這場災難面前,中華民族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火速趕往災區,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在廢墟中日夜奮戰,爭分奪秒地搜救每一個可能存活的生命,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的深刻內涵。
而今天,我們站在國旗下,回望那段慘痛的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緬懷在地震中逝去的同胞,更是為了從那段歷史中汲取力量,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不屈不撓、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的生動體現,也是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必須始終堅守和弘揚的精神財富。
對于我們水利系的同學們來說,這一天還蘊含著另一層特殊的意義。水利與防災減災息息相關,從古至今,水利工程在抵御自然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汶川地震中,許多水利設施也遭受了嚴重破壞,給抗震救災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但水利工作者們不畏艱險,迅速投入到水利設施的搶修和恢復工作中,確保了災區的供水和防洪安全。這充分展現了水利人在面對災難時的責任與擔當。如今,我們作為水利專業的學生,肩負著傳承和發展水利事業的重任。我們應當以那些在抗震救災中默默奉獻的水利工作者為榜樣,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今后投身水利事業、守護人民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 “十四五” 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中,都強調了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等。這不僅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也是我們水利專業學生的奮斗目標。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為實現建設水利強國的夢想而不懈努力。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我們還要關注社會,關心他人,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們以實際行動踐行 “水利為國、科技惠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我們水利人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災難考驗了中華民族,但也鑄就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銘記歷史,勇擔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
文案 | 陳沛霖
圖片 | 土水學院
排版 | 趙明波
審核 | 付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